鱼的记性

2024-11-28 19:22:56

        一九七四年的时候拍摄的《向阳院的故事》,我大约就是七四年末或者七五年初看的这部电影。

        “东方红小学”的包场,地点就在小什字电影院里。

        很有可能是我在“东方红小学”看的第一场包场电影。一般都是早场(电影院也不亏钱啊),看完即到中午。同学们迎着朝霞,一路手拉手,一直走到小什字去的,应该还是两个人一只椅子,好在年岁小,都不沉。

        记得这是一部黑白故事片。废话,那时候哪里有几部是彩色的呢。

        情节什么都忘掉了,只隐隐记得有一位小朋友上了坏人的当,喜欢刻石猴。结果晚上又去山上迷了路,大家摸黑寻找,这是非常令人害怕的事情。小时候都不敢走夜路的。

        比这还要害怕的是,阶级敌人在山洞里做坏事,大暴雨天气,差点害了躲雨的一群小红领巾们。

        在当时幼小的心灵里,整个画面还是很阴暗的,特别是到了关节点上,还很害怕,甚至有点后怕。

        心灵里种下了“阶级敌人”的深刻印象。

        也只看过这么一次,记下“刻石猴的孩子”,是不是当时特别想拥有一只“石猴”当玩具呢?

        对电影的名字非常熟悉,对,比电影情节印象更深的就是这个电影的名字了,可能到处宣传,有宣传画啥的。这是永远难忘的。

        三年疫情期,无事又翻出来重温了一遍。怎么也没能想到,几十年后能安坐在家里静静重看起老电影了。

        整个情节也总算是整明白了,是假期里,应该是南方一代,因为台词里有一句石爷爷从地主家跑出来参加了“新四军”。向阳院,也是很“经典”很“时代”的一个名字,跟我们“东方红小学”一样一样的。红领巾,还有“学雷锋”,帮助农民干活,勤工俭学,都是我们当年做过的事情。少不了有反对的意见,不过也没见得那个姓胡的到底有多坏,可能更多是对自己边缘化的一种不服气的心理以及报复吧。

        所谓当年的“险情”,其实一点都不险,稀松平常。

        幸亏没有更可怕的情节。记得当年看《艳阳天》的时候,里边被坏人砸死了一个叫“小石头”,虽然没看到牺牲的情节,只是拿出来“小石头”玩过的一只木制小手枪,就足够惊竦,多少天夜里睡不着觉了。

        还有,看《海霞》的时候,从大海里逃生回来的告知海霞妈说,“海霞她爸给淹死了”,海霞妈一下子直靠在船里,眼目发直,那呆滞的神情简直能吓死人。

        没当过小孩子,你不知道小孩子的心灵能脆弱到何种程度。

        今天又从老片子里翻出来看了一遍。问这是为啥?因为几年前看过,又忘记掉了,还是小时候那点记性:一个叫“向阳院”的大院,有一个老爷爷当课外辅导员,里边有阶级敌人勾引孩子,有个小朋友上当了,他喜欢刻石猴子。

        然后就再也想不起来啥了,三年前看过的,也早就忘光光了。

        小时候那是因为大脑没能发育完整,现在可能又到了应该“退化”的时候,总是赶不上最好的光阴。

        最好的年岁又看了些啥、干了些啥,稀里糊涂的这辈子。

 

 

                                                         20241128日星期四下午79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