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物交易

2024-09-26 09:25:42

  转隍庙古玩市,发现一个特征,那就是:这里边的交易,基本是“免税”的。这几十年,游商摆地摊的,除了每次交十块二十块的地摊费外,再无其它。

  租房开店的也是,除了承受房屋租金,再无多余。

  简单说,交易一件玩意儿,贱则五块十块,贵则十万八万,无人问津。

  收税的难度是一个最最重要的原因。就跟菜市场买菜一样,每天进出菜场的能有多少人?一个词,“无数”。无数人进场,然后无数次的交易,如果你想收取“卖菜税”“买菜税”,没有天文成本,也够地理成本,这个成本首先就担负不起。所以说,收,还不如不收。

  整个过程象极了《诗经》时代的场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自由来,自由买卖,用钱还是用物,不管不顾。

  菜市场的税是怎么收的?估计也含在摊位费和铺面费上了。

  回头再说古玩市。古玩这东西,不好界定。一样东西本来是个假的,赝品,但发生了交易,卖了十万块。这税怎么收,能收得起么?买卖错了,收税的担不担责任?包不包退货?

  反过来,真东西,价值十万百万的,人家愿意十块二十地贱买,急用,你又能收取人家几分钱的税款呢?

  古玩行太复杂了,不好定价。如果能提前定价,这就不叫古玩了。

  这些年,隍庙古玩市场,交易了多少钱的东西?又收上来多少税钱呢?相对于交易款,这税钱怕是小到了忽略不计的。

  天下的文玩市场,估计大同小异。哪哪都是如此,中国的市场都是这样。

  西方人发现了这块宝藏区。特别特别是那些价值贵重的古董商品,他们发明了正规的“拍卖行”,然后将行里的东西,炒作成最高最大最精最美的,普普通通一件玩意儿,让他们一包装,立刻变得气质不凡,异于常类。然后就交易成天价,拍卖行,或者国家,也理所当然从中间抽取了重税。

  别以为接盘者他们都是傻子,有了拍卖行站位背书,这东西世世代代就算是个玩意儿了,啥时间拿出去,都是价值连城的绝顶宝贝,一件东西流来流去,吃不了知道多少代人,国家不知道从中间抽取了多少真金白银。

  他们算是把这行给玩明白了。

  但,我们不行,还处于最原始简单的物物交换时代,我想,这就是中式跟西式的根本区别所在吧。他们的金融学,大致就是这么回事。我们的体系漏洞百出,离玩金融,还差得太远太远呢。

  美国听说就是一个金融帝国,高端都在玩金融。我们还是纯手工生产帝国,有一部分高端也开始玩起金融了。

  只要古玩一直留在地摊上,留在商铺里,国家永远收不到税,这种不长进的状态就还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某天突然觉醒。

 

                    2024926日星期四上午915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忧劳可以兴国 后一篇:反杀上位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