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一生

2024-09-18 07:08:28

        人老了,朋友越来越少,越来越显孤独,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人一辈子能交到几个真心朋友?鲁迅桀骜了一辈子,又交到了几个?不是也得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总说是“有效社交” “无效社交”,人老了,凭着本能社交,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有一个也行,一个没有也行,什么“有效”“无效”的,想那么多。

       有一点倒是时时提醒于我:越是老了,时不我待了,就越干点有意义的事情。因为这个有价值,且快乐。

        比如有一度,洒家我沉迷于小人书网站,天天浏览几个小时,虽然觉得快乐,却也回味起来有些消磨的意思。

        同样,为什么不干点别的呢?

        对,一定有更有意思的事情。比如看看古玩,钱币也好,青铜也罢,不比看看小人书更好么?同样也是浪费了时间,这个时间是不是过得更有意义呢?还有,也挺快乐的啊,甚至更快乐了呢。

        而且,在没有打扰任何人的情况下,一个人就默默“快乐”了,替代了往日跟朋友隔三差五觥筹交错的快乐,也挺神奇的。

        想到即更正。于是,这段日子,按心上的路数来了,也挺好。

        有好多天了,在B站上挨个“参观”中国的博物馆,一个不拉,想到没想到,只要搜到见到,慢慢看,一件一件东西欣赏,甚至比实地去馆里参观更有意思,因为有详细的讲解啊,甚至能看到文物的细部特征,来龙去脉。

        这时间浪费的太值算了。

        从网上搜中国最好的青铜器看,还兼带着一个任务,就是学习铭文,感觉太复杂了,同样一个意思,一个字,在不同的器皿中长着不同的样子,看过即忘,忘了再记,记过再忘,这个比学英文单词还累人。

        但这样消磨时光,更有价值。

        老了老了,朋友一个个远离,甚至开始淡漠,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消沉,不寂寞,重新找起点事情做,一天也就那么点光阴,很容易就过去了,还自我满足。

        说好了,集中精力到博物馆里,再去外国博物馆看看,大英博物馆是重中之重。下一段再更换一个方向,比如整理网络文章,可以尝试集中一个主题,仔细研究研究。

        至于能不能有所得,有什么结果,这个其实一点都不重要。就像老学究研习一个什么课题,谁知道方向对不对路,能不能出什么成果,这个都无所谓。不研究,你怎么会知道有没有意义会不会结果呢?只要有意思就可以了。

        我很敬仰的刘老先生,八十有五,教数学,吃数学,一辈子研究了数学课题,到老都是如此,我觉得他就挺有意思的,他做的这一切也都有了意义。

        朋友?数学就是他一生的挚友。

 

                                                               2024918日星期三上午657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看透本质 后一篇:高级货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