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钱者惑

2024-06-10 06:32:56

        玩了这些年麻钱,为什么总看不清楚一些东西的真伪呢?

        总归还是知识储备不到位吧。看不清楚真包浆和假包浆,机制和翻砂,文字形态、笔划软硬。

        许多真正的好钱,见都没见过。偶尔有幸见过一面,但你又能了解多少,掌握多少,理解多少,最终得出来正确的判断呢?

        比如一位陌生人,本来长得就没啥特点,你偶然给遇见了,若干年后有人让你再一次描述它的长相,又怎么好说得清楚呢?跟没见过是一样的。

        更何况许多人一直就存在于传说中。

        钱币跟中国文字一样,深如侯门,繁如群星,我们又仅能窥探得几分?辨识出几样?

        当然,一般般的,宋钱清钱,多多少少还是能看出来一点,但也不好说,说不好。许多新工艺,也是令人防不胜防啊。

        经常看来一批黄亮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你敢说到代么?“五帝钱”有市场,寻者众,有人就动了心思,做起文章。他们一用心,一发力,老神仙也发愁。

        还有,钱币市场上所有的名珍荣誉品,几乎都被人模仿了一遍,不,是模仿了好几遍,无数遍,以至于“大珍”“大名”遍布天下,任何一位“藏家”手里都有一堆。

        “咸丰大钱”更是重灾区,因为涉足这一块的人多,有极大的利益空间,所以更是不惜代价,不顾一切,层出不穷。

        这些年,借助网络,我几乎见过了所有“华光谱”上的铜钱样品。

        也见证了连“华光谱”都不曾收录的大荣誉品。

        许多都是闻所未闻的,要么他是肆意臆造,要么属我孤陋寡闻。

        钱还怎么玩?

        抖音里开起直播的玩钱者也渐渐多了起来,成为一股时尚。许多人突然拿来黄灿灿清钱雕母、母钱,吓人几跳。有没有一个组织,有一批专家,站出来说:为什么绝世之品,过去闻所未闻,只是养在深宫,流之于极个别极个别人手上的,如今泛滥大街,任意一个不起眼的小平头,都在镜头前把玩炫耀,难道真是,好东西都在民间藏家手里?超过博物馆藏了?

        我是保守派,宁可信其假,不愿信其真。但以我的水平,也只能嘿嘿哧哧了,只是凭借一种本能说话的,让我上手看东西,我又能说出来什么一一二二呢?

        感觉,钱币这玩意儿,是再也不能玩下去了。于我来说基本到头了。普普通通,普罗大众的,都有。小名头,也有一些,大珍大贵,玩不起,也绝对捡不了漏,真见了也说不准,不敢下决心,所以,知识穷尽了,到头了,非我所能掌控了。

       有时候甚至想,很多玩者空里来空里去,就是在赌,古币这玩意儿,又不是机制的,有什么规律痕迹可寻,真做起假来,你还真难反驳到一无是处。信了,假的也是真的,不信,真的也是假的。更何况这玩钱者,有几个是真正火眼金睛,有AI那样的水平呢?

        对了,啥时间人工智能介入,真假货,到不到代,放上去一称一量,答案明了,至少能说出来年代,是“西周”的还是“上周”的,这也好啊。

 

 

                                                                   2024610日星期一上午622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人才小宇宙 后一篇:风暴眼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