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和没意思

2023-11-09 07:23:46

  逛隍庙少说也有近三十年了。刚开始见啥都新鲜,后来就集中在古钱币上,然后就是小青铜、老纸(契约)这方面。

  为什么没有瓷器字画啊?一是兰州这边不像北京那边名人宝器多,二是也没啥真正稀罕的,更重要的是也不好。

  同事甲也喜欢逛,他的方向很简单,主要是红木家俱,另外就是玉石、手串。他时间也长,算也二十多年了。

  现在回头看,他是胜者。因为他发财了,我变得越来越穷,日子也有点揭不开锅的样子,老婆严令不准再去进隍庙了。

  为什么呢?

  因为他玩的那些东西,越来越涨,越来越贵,只要早年有眼力,存一点货,今天都发了。

  我的呢?不温不火,不死不活。因为都是买一件少一件,不可能有大批量的上市,然后供热心者炒作。

  就说一个例子:如果“后母戊鼎”给人卖了,你再能买来一件“同款”么?没有,都是独一无二的,想炒拿什么炒啊?你得有啊。

  甚至连我玩的小人书都是如此。如果小人书给卖掉了,也是卖一本少一本,从此再无。

  可同事甲就不一样了。他玩玉石,永远有源源不断的玉石,而且被炒到天价。至于珠珠串串,天珠南红,永远也不缺货。他玩红木,黄花梨,似乎也应有尽有,永不枯竭。

  按说这东西这样多,可为什么越来越贵了呢?

  后来者多啊,永远有人接触这个,喜欢这个。这个,你得好好问市场。因为市场告诉你的就是这样。

  二十多年前,隍庙里四处都能见到卖麻钱的,一堆一盆,任人挑选。小人书也是,至少每家卖书的摊点都卖点连环画啥的。今天再回头看,一概消失影踪。

  今天的地摊上,仍然有新疆商人,有和田玉,有各种的手串,这些年从来没断供缺位。似乎兰州的隍庙只配卖这个似的。

  老东西,卖一件少一件,想收也难。这些年下去再淘个老物件啥的,太难了。所以,想贵也贵不起来,没东西你贵个啥啊。

  但同样的,这些石头啊啥的,你说缺吧,永远有。和田玉就像五常大米一样,说起来地小量稀,可全中国又哪里缺了这玩意了呢?

  现在我只能仰羡我的这位同行了。可以这样说,他发财了,他今天要转行买我手里的东西,那是轻轻松松,绰绰有余,拿出来一块石头就够了。只是,他永远不喜欢我玩的这些东西。

  因为不卖钱,有文化没意思。

 

 

                  2023119日星期四上午715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犯忌 后一篇:混迹于古庙当中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