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然无味的人生

2023-11-08 07:11:12

  我主张,啥东西如果不接触不推广,自然而然就会漫漫消失。

  如果儒家思想不学习推广,自然它会消失。当然,我指的是古文言的这种。

  现在这类的东西还少么?

  地方戏曲,这一代人已经开始渐渐远离了。因为有了电影。当然,现在电影也已经不怎么吸引人类。

  方言,也是。这还需要几百年,几代人。

  在现代社会高科技的无限加持下,在人员的不断流通高度融合下,一切正向“大同”靠拢。地域的隔阂消失,以后再也看不出来你究竟来自于哪里,是何方人氏。

  以后,中国人都像北京人了,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克隆复制粘贴。十四亿一个模样。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情。

  对,做出来的事情。现在推广的文化是“二十四个字”的核心文化,是这一套的“理论”“主义”,这是对一代人的集体校正和灌输。不信你会出格跑偏。

  早就说过了,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除了每天至少八小时用在工作挣钱养家糊口上,还有一日三餐的忙碌,剩余就不多了,还得被你充斥满,那么,怎么还能有精力去听戏,学方言,看传统文化,习《四书》《五经》呢?不可能。

  大工业时代,手工艺人不见了吧?木匠失业了吧?一大批的工种退市了吧?以后再要捡起来却也难。几乎不可能。

  试问今天,还有几个人养马,谁会骑马驰骋、奋战沙场呢?这才短短一百多年,就全不会,全消失了。

  以前的中国,像极了各自封闭互不交往一堆部落酋长国的一个大联盟,现在天下一统,如是一家人了。

  看看我们的下一代就知道了:说普通话,封锁起来集体灌输十几年二十年的教育,规定好的这一套,进入社会再持续改造,一直跟到老追到死。试想想,这样整齐划一的,持续不断的,一点时间和空间都不给剩余的,将来还有什么“异类”出现呢?

  就像现而今苹果树上挂结的果实,一样的苗种,一般的饲养流程,无论产地来自于哪里,出来都是一般的个头,一般的长相,一般的品味。

  我们已经远离开复杂多样化,而更变得像极了一件工业制成品。只是失去了一些,审美,索然无味。

 

               2023118日星期三上午73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吸血蚊蝇 后一篇:犯忌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