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所指

2023-08-14 07:55:37

  一路走来,人过半百,多多少少也知晓天命所指,理解了些为人的常识,什么是爱情,什么是人性,什么是父慈子孝这类。

  情感方面,开始质疑进而反对起他们既定的那一套了。什么“婚外情”,什么“出规”。本着“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人有别于动物的一点就在于情感的丰富性,据说人类是唯一随时随地随处可以动情的动物,想想,这是经历过怎样的“千锤百炼”才有这样的神奇。

  那么,注定,人类的情感世界是丰富且狂放的。如此说来,就大可不必拘泥于圣人的道德表里,反到是受限和制约起来,压抑和痛苦。

  让情感回归真实和自然,这是人类还需要相当的时间去迈出去的一步。我是这样理解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感情的。

  还有一则就是“父慈子孝”说。父母有养育孩子的责任,孩子有孝敬父母的义务。这个大家都知道,许多情况下,父母对孩子基本还能做到尽职心责,而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不能对父母做出相应的回报。

  能不能这样想问题:在一个人的生存死亡周期内,把一个小的养活大,这需要万般的忍耐煎熬付出,成长的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是一天一顿都回避不掉的。于是,动物的养成就成为刻在基因里的,抹除不掉的。

  反之,当人生衰老时,倒下去也许只在一瞬间,一刹那,儿女们根本来不及想象和反应。于是成就了这样的话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相比对于儿童成长的度日如年般拖延与艰辛,老年人的离开往往迅速而果断。

  时间长了,在后辈的基因里,于是便不存在什么“赡养”的这道命题。这难道不是人性的又一种本能么?

  今天看到所谓的“逆子”,只是这种本能的一种相对极端的体现罢了,多多少少,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都是如此,只是程度略有不同罢了。

  我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物质的极大富裕与满足,人类相处过程中,诸如对“情感”和“养育”这般常识性模态的认知还会有本质的变化。

  很多东西自己完全可以体会,结论,又何必人云亦云,反倒是迷失了自我。

 

                  2023814日星期一74713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我”不是我 后一篇:细思极恐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