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特性

2022-10-09 07:18:56

  有网友说:战争开始之前叫得最响最凶的,跌的最惨。我个人以为,这是对战争最深刻的解读之一。

  一边倒的战争其实很少。即使是一边倒的战争,也需要一对一的人来解决,这个过程其实是漫长而痛苦的。指望着一波轰炸就解决问题,你当战争真是儿戏。

  俄乌战争就是如此,漫长而痛苦。双方士兵在泥土血火里翻滚,一城一地,一村一落反复争夺。

  美国当年就够强大,坚船利炮,地毯式炸弹洗地,也没把小米步枪的越南人消灭干净,反到是最终狼狈撤退。

  当然,我不指所有战争都会打成胶着状态,但战争第一时间要考虑的就是胶着。你一时间啃求不动我,我一时间也拿求不下你。

  战争是最有警示作用的。它告诉我们,战争的残酷性,漫长不易性,时局的不确定性,乃至结果的不可预料性。一切都不能简单化,单纯化,单方面乐观随性化。

  确实有一场已知的战争在等待着我们,而这次的俄乌之战,给了我们最好最大的例证:我们对未来的这场战争做好一切准备了么?特别是,国内的舆情,人心的走势和把控?还有就是,战争的漫长性和艰巨性,而不是单方面一鼓而就式的乐观?

  当然,如果万一,实际操作起来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困难,这岂不是更好的事情。可是万一呢?万一进入到一种不紧不慢、不温不火、不胜不负、不生不死的局势下,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当然,最好的结局之一是没有战争。战争还不是由人发动起来的,既然可以发动,那么自然也可以忍耐不发动,都是一念之间的事情。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岸的此长彼消,双方的距离会进一步扩大,未来自然而然走在一起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世界本就是如此,分分合合,合合又分分,一点都不奇怪。一个庞大如乌克兰般的帝国,说解体也是亲眼可见的。试问,有谁是不可解体和分裂的,那怕强如美利坚这样的国家?未来任何一个地盘和人口达到它那个规模的,都有这种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可能性。更何况美利坚也不是铁板一块,说不定那天就从内部撕裂开来了呢?

  先低后高,先抑后扬,把一切困难预计充足,那么,我们就能迎来最后的胜利。绝不轻言战争,全力做好准备,一但战争不可避免,就全力争胜。此存亡至理也。

 

               2022109日星期日上午718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焦虑不堪 后一篇:无人的战争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