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靡不振

2022-09-16 06:52:16

  最大的“发现”是,年轻人已经不“年轻”了——我指年轻人不像年轻人的样儿了,热情,活泼,自然清新,善良感,同情心,事事充满激情,富有探索精神……

  我接触身边能接触到的年轻人,几乎人人跟我们的状态一样:疲惫,冷漠,麻木,如果我们是老江湖,他们则更像是小狐狸。

  是生活的担子也压到他们了?还是对前途和未来丧失应有的希望了?日子过得很不错啊,你看看穿着打扮,一样不缺啊,开得各色好车子,比当年骑二八大杠的老一代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住的房子也是,一上手就是高层、电梯、多套。

  应该说,这代的许多年轻人,即使躺平,那怕内卷,都已经无惧无畏了。他们怎么看起来这么阴郁,如此城府,天天不开心呢?

  我只能总结一句:一点都不像我们年轻时候的模样。

  我们年轻的时候,真的希望能跑出去,跑远远的,出个差,渡个假,旅个行,见识见识外边的世界。

  平常上班,逢个周末或者假期啥的,至少都要相约骑车子到周边去浪一浪,少则几里十数里,多则数十里上百里。那时间,只要是年轻人,结婚没结婚,大家都在一起混,结婚也只是一间宿舍罢了,仍然过着一种半集体式的生活,抬头低头,大宝天天见,时时见,无话不谈,无事不与。

  可以说,我们人人家家,是半透明着一起生活了多少年的,见证了生儿育女成长成熟的全过程,现在提起来都暖暖和和。

  现在的年轻人,从一结婚开始,就过起一种与世隔绝的标准小日子:房子是大了,阔了,独立起来了,但与同楼对门,我敢说老死都不相往来。年轻人从此开始就自闭自封,除了定时定期见见家人,从此再与社会人无所交集。

  那么单位呢?

  现在的单位再也不是过去的那种大而全的标准国企了,企业只是你上班挣工资的地方,同事只是你生命中暂时的同路人,你们的缘份就是人海相识,别无多话。现在的企业也变得简单通透了:不再有过多的集体娱乐活动,上班就是上班,上班是企业的,下班是个人的,企业不再负担所谓的社会责任,哪里还会考虑到你的精神状态呢?

  想搞搞这个活动,那个娱乐,这不花钱么?不算是成本么?这不是白白浪费,增加企业的负担么?

  我清楚记得一位有南方管理经验的企业高管说过这样的话语:企业办社会的观念一去不复返了,不要想着企业要为你做些什么,逢年过节发些什么,孩子入托上学甚至就业,全指望着企业为你解决。企业就是企业,就是单纯产生利润,你的所有价值就体现在你的工资里,别的多一分也别想。如果你觉得不满意,你可以离职走人,另攀高枝。现在是要换换脑子了,不换脑子就换人,人总会是有的。

  年轻人,在企业享受不到家般的温度,在家里,又审美疲劳重复,又因为从小到大过度的“温室效应”,让他们经受不起苦难挫折,不敢融入社会,振翅高飞。他们的现状,看起来比我们还“苦”。这是一种锦衣玉食下的精神受难,无以名状的痛楚。

  我们老了,无所谓,你们还年轻,怎么可以这样萎靡不振?

 

              2022916日星期五上午651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出乎意料之外 后一篇:多极世界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