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抖音里总能听到窦仙儿当年的歌,就是“黑豹”发行时的那盘“无地自容”的带子,“怕你为自己流泪”、“靠近你”,久违的声音,熟悉的旋律,心里顿生感慨。
九十年代,那时候我们都还年轻,心里有希望,眼里有泪光,是不是中国最好的年代不好说,正是我们“风化正茂”的岁月韶光啊。
话说起九十年代初的某年某天,大概也就是兰州发行“黑豹”这盘带子的时候,某天天色已黑,我接到打来的一个电话,是仓库党某人的,他也刚刚从兰州坐班车上来,带回来一盘别致的磁带,希望我能过去一同分享。
说去就去了,天黑路暗,走小路十几分钟到了,他其实连饭都没顾上吃。这是盘我并不喜欢的摇滚,前边我曾跟风下兰州,在南关老店里抢购过一盘大红封面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真的被惊讶掉了,歌词有这样写的?曲调有有这样编排的?完全不在同一个频道,反复听来听去,总是听不进去,没感觉,不习惯,最终过年的时候拿它跟一位故乡的友人换了盘德安捷罗斯的小号方才心安。
这就又来摇滚了。对,就是那盘,黑白色的封面构图,一帮狂野的人,标记着两个淡黄色的字:“黑豹”。
幽静的单人宿舍,小小的单卡录音机,记得我们是从头至尾正面反面听完的。小党是学英语出身,专门给我解释了“Don't
Break My Heart”怎么连读,省略了哪些个发音,还专意跟着学唱了几句。
当时感觉最好听的应该还是主打歌《无地自容》,飙出来的高音确实震撼。
总体来讲,这盘摇滚还算是轻摇滚,创作得比较规范,能成曲调旋律,还可以跟着学习,比崔健那盘的接受度好多了。
小党跟我一样是个音乐迷,喜欢发烧音响,弹吉它,是单位舞会小乐队的贝斯手,刚认识之初第一次从他哪里听来《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阿斯图利亚斯的传奇》这类的经典吉它曲,那些曲子都不知道是从哪里倒录在卡带里的。
所谓的正规出版的磁带中的“杜比降噪”是什么符号,怎么回事,也是他一一指明给我的。
有一回给我讲披头士,讲《嘿,朱迪》,讲这支歌里的长达几分钟的“啦啦啦”……
当然也讲列侬,讲永恒的“Imagine”。
后来,当听到英国伦敦万人伫立街头齐声哼唱“Imagine”的时候,真的醉了。
有一回我买了一盘“外国经典歌曲集”,他还拿去专门放给一帮驻场的美国佬去听,反馈回来的意见是:这盘带子里的歌大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他们哪里早就不怎么听了。
CD现世流行的时候,我跟小党,还有姓李的另一位经常下兰州,去很私密的地下售碟处淘货,十块二十块,买了一堆的外国音乐,还有打孔碟。只是小李对此是大为不屑的,他坚持正版主义,偏要买一百多一盘的原版正宗,少而精,就这也积攒了一、二十盘。我记得有一回他就向我炫耀他刚刚买的一盘阿隆尼维尔的正版原装,对,长得像年轻时候拳王阿里的那位。
小党也老了,孩子出国留学,老婆得了重病,母亲八十多独自生活在这个城市另一端,自已还要隔天去百多里外的乡下上班,奔波劳顿,被生活压迫着不着点,已经很少来往通信了,只是心里默念吧。
那个小李名惠东的,后来随老婆出国去了新加坡,他现在还喜好音乐么?可能想起来自己坚守过的“正版”初心?
回首重听“黑豹”,顿觉里边的每一首都像青橄榄那样有回味咀嚼头,而当年是听不懂或者被忽略掉的。
2022年9月8日星期四下午8时33分
蓦然回首
最近抖音里总能听到窦仙儿当年的歌,就是“黑豹”发行时的那盘“无地自容”的带子,“怕你为自己流泪”、“靠近你”,久违的声音,熟悉的旋律,心里顿生感慨。
九十年代,那时候我们都还年轻,心里有希望,眼里有泪光,是不是中国最好的年代不好说,正是我们“风化正茂”的岁月韶光啊。
话说起九十年代初的某年某天,大概也就是兰州发行“黑豹”这盘带子的时候,某天天色已黑,我接到打来的一个电话,是仓库党某人的,他也刚刚从兰州坐班车上来,带回来一盘别致的磁带,希望我能过去一同分享。
说去就去了,天黑路暗,走小路十几分钟到了,他其实连饭都没顾上吃。这是盘我并不喜欢的摇滚,前边我曾跟风下兰州,在南关老店里抢购过一盘大红封面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真的被惊讶掉了,歌词有这样写的?曲调有有这样编排的?完全不在同一个频道,反复听来听去,总是听不进去,没感觉,不习惯,最终过年的时候拿它跟一位故乡的友人换了盘德安捷罗斯的小号方才心安。
这就又来摇滚了。对,就是那盘,黑白色的封面构图,一帮狂野的人,标记着两个淡黄色的字:“黑豹”。
幽静的单人宿舍,小小的单卡录音机,记得我们是从头至尾正面反面听完的。小党是学英语出身,专门给我解释了“Don't Break My Heart”怎么连读,省略了哪些个发音,还专意跟着学唱了几句。
当时感觉最好听的应该还是主打歌《无地自容》,飙出来的高音确实震撼。
总体来讲,这盘摇滚还算是轻摇滚,创作得比较规范,能成曲调旋律,还可以跟着学习,比崔健那盘的接受度好多了。
小党跟我一样是个音乐迷,喜欢发烧音响,弹吉它,是单位舞会小乐队的贝斯手,刚认识之初第一次从他哪里听来《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阿斯图利亚斯的传奇》这类的经典吉它曲,那些曲子都不知道是从哪里倒录在卡带里的。
所谓的正规出版的磁带中的“杜比降噪”是什么符号,怎么回事,也是他一一指明给我的。
有一回给我讲披头士,讲《嘿,朱迪》,讲这支歌里的长达几分钟的“啦啦啦”……
当然也讲列侬,讲永恒的“Imagine”。
后来,当听到英国伦敦万人伫立街头齐声哼唱“Imagine”的时候,真的醉了。
有一回我买了一盘“外国经典歌曲集”,他还拿去专门放给一帮驻场的美国佬去听,反馈回来的意见是:这盘带子里的歌大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他们哪里早就不怎么听了。
CD现世流行的时候,我跟小党,还有姓李的另一位经常下兰州,去很私密的地下售碟处淘货,十块二十块,买了一堆的外国音乐,还有打孔碟。只是小李对此是大为不屑的,他坚持正版主义,偏要买一百多一盘的原版正宗,少而精,就这也积攒了一、二十盘。我记得有一回他就向我炫耀他刚刚买的一盘阿隆尼维尔的正版原装,对,长得像年轻时候拳王阿里的那位。
小党也老了,孩子出国留学,老婆得了重病,母亲八十多独自生活在这个城市另一端,自已还要隔天去百多里外的乡下上班,奔波劳顿,被生活压迫着不着点,已经很少来往通信了,只是心里默念吧。
那个小李名惠东的,后来随老婆出国去了新加坡,他现在还喜好音乐么?可能想起来自己坚守过的“正版”初心?
回首重听“黑豹”,顿觉里边的每一首都像青橄榄那样有回味咀嚼头,而当年是听不懂或者被忽略掉的。
2022年9月8日星期四下午8时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