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下行
(2022-04-01 09:24:31)从疫情爆发到今天,快三年了。从国家到个人,方方面面没有向好过。
工资没怎么涨,物价涨了一波又一波,从米油蔬菜水果日常,到汽车加油,这不等于是变相降了么?
这三年里比我们惨淡的其实大有人在。用有人总结的话,许多人这两年把家族所有的钱赔光了。
从居住的家属区到上班单位,沿路步行二十多分钟,看看有几家正常能开店经营的?关三月,开三月,开三月再关二月,开开关关之间,很多便直接关门倒闭掉了。实在关不,也是老太太打伞,硬撑。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多套住房的,房子经常搁置租不出去,好不容易租出去,却弃约毁约租不长久,租价直线下降。这又代表着什么一种“现象”呢?
连房产开发商都倒闭掉了,更惨不忍睹。就这还要收房产税。真正是房地产业的“凛冬”,而且是漫漫冬天。
拿我们周边来说,这几年,再没有痛痛快快的那种自由自在了,什么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几乎所有的支支岔岔的通路时不时就被“打断”:这是防控的硬需。
几乎所有的景点,不是关门,就是歇业,要不限控。
我们这个城市机场客流断崖式下跌,甚至跌到往年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这不仅仅是影响了旅游,机场的存在是因为经济活动的交流,而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旅游。
一大批人,几乎所有人,都是疫情的受害者。收入都是直线下降,负增长式。能亏得起一时,能亏得起一年,能亏得起一年又一年么?
网上抖音里的劝说就是:“未来这几年,不辞职,不创业,不消费。”
不辞职意味着什么?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企业都倒掉了,与你辞职不辞职又有何干系。
不创业意味着什么?一年年一批批一届届的新人,该往哪里去?该求一个什么样的职位?
不消费又意味着什么?当所有人有这种“自保”的危机感时,他们便不消费了。这在经济学上叫什么?“通缩”。
“通缩”远比“通涨”带来的损害更大更持久。
西方说起来,经济比人命贵。
东方说起来,经济就不贵了?至少,经济就是许多人的人性命啊,没有了经济,人命又值几何呢?至少结论应该是:经济跟人命同贵,都是要了性命的事情啊。
当农民工都没有活干,要退回到已经失去了土地的农村,这社会景像又是一种什么样子呢?看不到大局和长远,只能看跟前和周边。这三年没几个痛快的,好过的,过好的。没朋友,少交往,不聚会,免议论,人情都淡泊了,人整个都变抑郁了。
比我还狠的,周边有亲人去逝的,不能正常吊唁,有孩子求学的,不能正常进出校园,有病的,不能正常理疗,怎一个“狼狈”了得。
万幸还没有来一场“爱国”旗下的“俄乌之战”。怕真是要民不聊生了。
我看是“太平”“安详”之下,都憋着一肚子的无名肝火呢,千万别让什么给触动了机关。
2022年4月1日星期五上午9时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