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劫
(2022-03-31 09:35:59)这些日子看过来看过去,感觉来,感觉去,总有一种情绪难以释怀,感觉乌克兰和平谈判的前景怎么看都是暗淡的。这个不单纯是就地停火的问题,牵扯到土地“失”与“得”,“爱国”还是“卖国”的原则问题。
也许,对乌克兰来说,这从来就是一场所谓的“捍卫祖国和领土完整”的战争。战就完了,何停之有?如果停火是以付出这个原则为代价的,不停火也罢。
记得当年中国抗战时期,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有过这样一个提案:敌未出国门前敢言和者即汉奸!
乌克兰人走上谈判桌前的这一刻,就似乎已经不占真理这一边了,后边还怎么谈,怎么“让步”?
另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谁在真正主导乌方的谈判?是“司机”先生么?
显然不是,一定会是他背的一股力量,其实说到底,就是美国,美国现任总统。
美国让停,就停。美国让打,就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这是一场美国人挑动发起的、由乌克兰主演的战争大片,“司机”只是男一号,喊“停”的权力在于导演和幕后制片人,说白了就是拜登。
我们可以将这场战争称之为:拜登的战争。
除此之外,那些战争中不受控的军方会怎么看?乌克兰的军队已经被分割于多处,各自为战,划地为牢,他们中间有什么意见?会不会达成一种共识?
所以,眼见得这场谈判,更多停留在人道主义层面,象征意义远远大过实际。
当然,仅从人道主义层面讲,谈判也是积极的,有作用的,可以让更多无辜无助者得到及时救援,让焦虑的战场生存得到缓解,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我看不出来还有什么别的意义。至于那个希望中的“和平协议”,那就只能“呵呵”了,拜登既然想打这一仗,它就没怎么希望战争很快停止。
遥想当年朝鲜战争,中国背后还站着一个斯大林,当斯大林不希望战争停止的时候,谈判协议就永远不可能达成。斯大林一死,这种力量神奇消失,停战协议很快在双方的妥协让步中达成了,你说奇妙不奇妙。
好吧,展望一下后来的进程:
拜登死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好吧,如果“司机”万幸,可以不受干扰和牵制地走到亲自批准一个停战协议文本的那一步,然后要求国会通过,全民公决,他说的这一切能不能算数,走得通走不通,能走到哪一步?所谓的契约精神能不能得到贯彻执行?毕竟前边的《明斯克协议》已经成为前车之鉴了。
如果万幸,真走到最后全民公决这一步,如果公决结果出来,各方面能不能认同执行?会不会又像《明斯克协议》一样,出台之日就变成废纸一张呢?
所以,这也是一个没办法实际操作的事情。因为眼见得任何协议都不能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俄国,乌东,乌克兰,欧盟,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符合美国人在欧洲的利益。
我确实有点无比痛恨起美国了:怎么哪里都有你,都少不了一个你呢?没有你也许比啥都重要吧。
2022年3月31日星期四上午9时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