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写信的日子

(2006-10-19 11:38:16)
怀念写信的日子

自从有了电话,再书写就没有了兴致。拿起笔来,有些懒散,也有些忘字。因为写在纸上的字没有纠错能力。渐渐的就不再写信了,朋友们也改变了联系方式。有什么信息一个电话就传过来了。

后来偶然做了编辑,才不得不拿起笔来,给作者回信,向作家约稿。可是真的写起信来,有诸多的字不敢确定,诸多的字模棱两可。这不禁使我大为吃惊。我想这可能是我多年不再写信的一大损失。

那时人们的交流方式主要是信件,绿色使者是受到每家欢迎的朋友。在车站、在码头,送别的最后一句话基本都是:到了地方别忘了写信。朋友之间的话题也是:家里来信了吗?

早期的谈恋爱也同样,那些情书,曾带给我们多少温情。每每有空,总会偷偷拿出来,看上许久。写起情书来,也会觉得意犹未尽,那温馨的甜蜜的话语,有时是不好当面讲的。可我们能把它留在纸上,那一种馨香,久久不能散去,甚至会温暖我们的一生。

搬了几次家,有些信总是舍不得丢掉,那些跳跃的文字,会把你带到那种特定的时代。读着,我们的思绪也信马由缰地驰骋。我们会想起我们曾经的岁月,想起我们值得珍惜的东西。

现在,有事打个电话,简简单单地说完就撂下了,如果打个长途电话,你还会考虑电话费用。不多说一些所谓的费话。

电话铃响,打破了纸香墨趣,消弭了山遥水隔。不管朋友远在天涯海角,叮铃铃,千里距离一线牵,牵得没有了距离,没有了两地相思,也没有了盼望。

不再道声:千万不要忘了来信。

我和妈妈相距不远,过去我还常写信给她。她在我的信中了解我的生活。可是自从有了电话,就不在写信了,现在她总是问姐姐,问姐姐我来电话没有,恍惚间,才发现已忽视了母亲,我不再写信了,她就没有了我的信息。

不再写信,至少是妈妈和我之间的情感沟通受到了阻碍。

“拄杖无时夜叩门”的雅兴在话机两端消失。“从今若许闲乘月”的消闲在现代化的通信工具面前,也濒茫得消却诗意。为一个担心,一个思念、一件小事的探望,全被那玩艺消除,你被电话搞得读不进唐诗宋词,认不得长亭短亭,叹不得相思之苦,没有了寻寻觅觅。

电话不能留存,稍纵即逝,只似武功中你来我往,一招一式,“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青没有了。

汗青没有了,还照什么?横越大地的电话线上,除有呜呜风响,却无过目不忘的记忆。现代的信息海洋里,或许这是一种恰当的、迅速的消解,淘汰泛滥的信息方式。让雁过无声、鲜活的生命瞬息万变地替代过去的美好和伤痛。

当然,新的旧的同样美好。在夜晚电话铃响的时候,从声音中我们也找到些慰藉,可是那种遥远的邮递马车的铃声,却至今仍响在心间。

真想再续上一封信,那样一封能唤起旧日美好的那份情感的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