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康康上幼儿园,前后加起来没十天,因为病毒性感冒,在家呆了一个星期。但他万分喜欢去幼儿园,只在开头两天有些不适应,进园前哭过表示抗议外,其下几天都象开头第一天一样,笑嘻嘻地自己进教室了。
   
康康没有上过正规的班,因此没有集体意识,三岁的孩子爱动,因此注意力也不太集中。我知道他进幼儿园初期肯定有个淘气折腾的过程,我希望他能很快适应集体生活,不要给老师添麻烦。我明白自己的孩子,除了没有集体意识,比较淘气外,还有一些优点,懂礼貌,讲道理,还有就是比较听话,你跟他讲清楚了对与错,他有正确的是非观。每天早上我送去都问一下老师,老师说他进步很大,知道自己是班级的一员了,也知道要按老师指令做事了。
   
我以为儿子比较顺利地渡过了第一关。
   
没想到上周儿子生病前一天,我回到家,康康外婆说康康今天放学回家有些闷闷不乐,问他,他说他不乖,不聪明,所以没有小贴画。外婆再问,几个小朋友没有小贴画。他说,就他一个人没有。我听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心里很疼。于是我抱住他说:“妈妈说的,康康很乖,也很聪明,咱们以后表现更好点,争取小贴画回来。”康康很高兴地点点头,玩他的玩具去了。我觉得有必要跟老师沟通一下。第二天孩子病了,我去请假,正好就此事跟老师沟通,老师一口否定了,说他们从来不发小贴画。我想一个才三岁的孩子可能记错了,或者理解错了。回家还安慰了外婆,说孩子可能记错了。但是,昨天从我儿子所在班级的家长QQ群聊中,我发现,儿子班上的老师还是发小贴画作为鼓励给孩子们的,而且发过不止一次。
   
有那么一刻,我很愤怒。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贴画会成为区分乖孩子与不乖孩子的界线?而且在全班孩子面前给我的儿子一个划定,会让其他孩子怎么看他?全班小朋友都上台拿小贴画时,我儿子也应该满怀希望的吧?但是老师一定说了什么,是“你不乖,你不聪明”?还是别的?我低估了一个三岁孩子的理解力。老师们也是这样想的吧?可能只是为了惩罚调皮的孩子一下吧?
   
我承认我可能太过计较了。我把此事给老公说,他就不在意,说孩子将来遭受的挫折何止这个?要让孩子接受残酷的现实。但我在想,在孩子刚刚进入集体生活,刚刚离开单纯的家庭环境时,他是满心要融入这个集体,融入这个家庭以外的世界的。而这等于将他孤立了。如果孩子不计较,他不会回家还闷闷不乐的。
我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件事。这家幼儿园是一类一级的,是化了很多努力进去的。我不保证转个园能解决问题。我们的教育体制就是这样的。
   
你不乖=你不聪明。
   
听话是最重要的。
   
从幼儿园起就如此。
   
我的朋友们说,你没跟老师私下沟通吧?
   
昨天下班回家,我带着儿子去挂水。他知道进医院意味着什么,他一边央求我不要上医院,一边低头跟着我走;到医生给他扎针,他的眼泪才下来,还是忍耐了很久的,见到血流进塑料管才哭的;一坐下来他就关心起对面的小妹妹,劝人家不要哭,所以说他还是个很乖的孩子。今天早上他问我:“我能上幼儿园吗?”我说明天吧。看来他是真喜欢幼儿园。但幼儿园,喜欢他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