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直在老家。它地处苏北南首,三面环水,江海河共汇一处,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老家是全国百强县市,老百姓的生活过得还可以,多数小康。昔日的同学、伙伴都过三十而立之年,正当威时,不是走上领导岗位,就是将生意做得风声水起。当然也有不得志和落魄的。依稀想来,这些失意者,多半年少时性格都有些偏执,也多计较。因此,人的命运多半少年已定,这话搁在少年时代我不信,现在人近中年,我信。
   
回家颇多感慨的是,朋友和亲人们都少有变动。基本在企业和单位一待几十年,如若找人,必能找到。不似北京,今天还在同一公司,明天可能就天各一方,再无联络。这种反差曾让初到北京的我无法适从,如今看到卖包子的收款阿姨十几年如一日站那儿,发形、态度、语气一概不变时,又让我反过来难于适应。我就想,一个人为什么能卖二十多年的包子呢?除了卖包子她就不能干点别的了?
   
想当年我要离家千里闯荡北京,有多少人相劝。我以前的企业老总前两天在北京见我,还说,如你不走,现在也是宝马开开,别墅住住。小日子不要太适意啊。当时我只笑笑。但我明白,我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幸福与否,别人其实无从判断的。只要你能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你就是幸福的。我在遭受了人生巨大挫折以后,能重头来过,断臂救生,这是很少人有的勇气。可我做到了。我想要上学,我上了;我说要拍电影,我拍了;我要证明自己,我做到了。在遥远的北京,从一无所有,到有家,有事业,有朋友,我都做到了。
   
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父亲节,我的父亲在天堂已经十年了。我此次带着孩子和先生回家,为父亲十年祭日召集亲人聚会,纪念我的父亲。第十个没有父亲的父亲节,我们能来的亲人们,为了我的父亲聚集在一起,这是亲情力量所致。我母亲给她二姐打电话时,一再叮嘱她叫上所有的孩子,要让下一辈也相互认识和走动。因为我们是亲人。
   
我常想,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只会加快步伐。而被城市割裂的家族靠什么维系呢?当老人们渐行渐远,我们在城市里的孤单会越来越重。有时候我会在国贸的楼上望着万家灯火的陌生城市,恍如局外人,这种漂泊感将陪伴我,在这座城市里平静生活。漂泊已深入我的骨髓。我明白我的家园在江海之畔的这一边。
   
  
_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