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用“巧遇”,其实是跟安意如学的。她常常会安排朋友与自己在别的地方巧遇一番,然后故作惊喜。一开始我以为是她玩的游戏罢了,后来你会发现,其实她的“巧”是安排的,“遇”是真实。她觉得再熟悉的朋友,换了一个地方再遇,都是一份惊喜。
今天是三八节,我的手机里塞满了女性朋友的祝福短讯,大家都在同时互相叮嘱,要对自己好一点,要防着二奶,打得过三奶,要翻得围墙,还要杀木马,买好房。总之十八般武艺要样样精通。据安意说明清时候的艺妓要有六十多样技能,那不是女强人了,是女超人。时代不同,对女人的要求也不同,我们很难说现在的社会是让女性解放了还是让女性坠落了(不是堕落)。今天我们安排安意如在乌镇的昭明书院里,和乌镇旅游公司共同举办一个跟女性有关的话题讨论,讨论最后变成了安意如的读者对她自身的好奇讨探,包括她作品的创作初衷,她的爱情观,旅行观等等。一开始我想是不是跑题了?最后我发现,其实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女性所需的技能与美德安意如都阐述得很清楚了。在她看来,女性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能完全依附男人,成为男人的附属品,但女人的强大是精神,不是说物质上的强大就可以成为自己寻找情感归属的条件。她说情感上的平等跟物质无关。之所以有许多的剩女,在她看来都是咎由自取的。不要纠结在自己所谓的条件上,要恁心而论,敞开自己的情感。
这个话题使我想起了前几天和一个阿姨间的谈话。我这个阿姨在年青时与一个飞行员相爱,但是打结婚报告的时候政审不过关,两个相爱的年青人经过了几番生离死别最终还是分开了。这一段感情让我阿姨刻骨铭心,并一生都在阴霾里挣扎,终身不幸。按现代人的观点是,我阿姨心理状态不好,没有调整好。人在与环境,特别是政治环境的斗争里,都如螳臂摚车一样,是渺小而无能为力的。但我想,有一种我们现在的人都不再拥有的美德叫坚持,就是对美好单纯的感情的坚持,我们现在的婚姻、情感,都掺杂了太多附加的东西。
我现在有周围的女性朋友,一给介绍男性,必问:三无还是三有?而小有成就的男性,只谈25岁以下的,于是美貌和青春又成了婚姻的筹码与垫脚石。这世界很奇怪,男人都知道美貌与青春的女孩未必有对待他的真诚,但是乐此不疲;剩女也知道物质不是感情的基础但就是不想减少条件。于是我周围便有一帮发奋图强的自誉潜力股的三十多岁老男人们,和一帮每天东张西望,疯狂搜索“黄金男”(钻石王老五的退缩版)的剩女总是在上演擦肩而过的台式悲喜剧,天晓得他们其实是在同一幢办公楼里只隔着薄薄的一层墙。
说到底,是我们对婚姻和感情都没有回到它的本质和起点上来,如果减掉一些附加值,你会发现,婚姻就是两个情感相通的人携手度过人生平淡的日子而已。至于物质,两个人共同创造,比独享一个人的成果要美妙得多。(当然也有一种状况是,两个人奋斗的成果,被第三个人享受了,那么告诉你,这个时候你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护财,不要护你的男人,看你的男人能走多远。)
三八节的乌镇烟雨霁霏,三八节的安意如用她不便的双腿在乌镇的码头上蹦蹦跳跳。安意如说过,她对爱情是“求不起”。我想说的是,关于爱情,我们都可以求,求什么样的爱情,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越简单的爱情,会越长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