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养金鱼鱼虫青蛙北京大爷休闲 |
分类: 杂文 |
说起鱼和哈蟆也是北京人的宠物和食物。
北京人养金鱼非常普遍,那时候几乎家家都有。养金鱼就要喂鱼虫。鱼虫有水虱子、长线虫、短线虫等。水虱子就是小米大小的红色水生物,只要下过雨积水3天不干就会长出水虱子。水虱子很适合养鱼,尤其是体型较小的热带鱼,缺点是死水虱子会把水搞臭。
捞水虱子很简单,用一个铁丝圈奉上一只薄袜子即可,也就是我们在花鸟鱼市常见到的那种。短线虫是一种喜水的爬行虫,不能总呆在水里,需要呼吸空气。这种虫子最贵,多是人工养殖,自然界很难收集。长线虫是一种红色类似蚯蚓的水生物,不过要小得多,大约一寸长,比棉线粗些。线虫适合体型较大的鱼。长线虫生活在黑渍泥中,一般在臭水沟都有分布。小时候带上一个大瓶子,一块破纱窗网就可以去捞线虫了。线虫最多的地方是现在的小月河的位置,那时就是臭水沟。捞线虫要有一定的勇气,经常要下到烂泥里,用手在河底挖出腐臭的黑泥铺在纱网上,并来回筛动。如果你事先心理准备不足,会被烂泥带出来的臭气熏倒。后来学化学才知道那里混有硫化氢、沼气、氨气、硫磺等物质的味道。筛动纱网还要不停的
用手翻弄,让水把臭泥巴冲干净,剩下的线虫就会盘绕在纱网上。老杨眼神不好,尤其是对浑水下面暗红色的东西不敏感,所以经常是盲目的挖泥,准确性差,效率低下。后来发现有个牛人用大铁杓子改装,加上纱网,直接在水里挖泥并不断摇动,泥巴不断的漏下去最后剩一大勺子线虫。装线虫的家什竟然是塑料袋,那时的塑料袋要3毛多一个,老杨家里只能用来买馒头。每次挖一次线虫浑身上下都是臭味,洗也洗不干净,连吃东西都反臭泥味。每到这时就招来大
人的责骂。捞回来的线虫一部分晒干,留作冬天鱼食匮乏时用。
70年代不知什么原因北京开始流行吃青蛙。捉青蛙也是当时北京人的不雅行为。北京大爷捉青蛙要符合大爷身份,就是要干净。一般来说北京人多用钓竿来捉青蛙,但是不用鱼钩,而是用棉花条作诱饵。钓青蛙的人不断摇动钓竿,棉花条贴近水面随之晃动,吸引青蛙上钩。青蛙吃东西是用舌头卷住吞食,一旦扑食并卷住棉花条会一时脱不开嘴,这是钓青蛙的人借势甩动钓竿将青蛙摔在岸上,然后赶紧用脚踩住青蛙的一条腿,将其拨进网兜(一种玻璃丝编制的兜子,这是当时广泛使用的工具)。知道上当的青蛙自然会张开嘴,你只要抖抖钓竿就可以将棉花条拉出来。
如果钓上来的是癞蛤蟆,只要轻轻拉几下鱼竿,癞蛤蟆回自己把棉花条吐出来。这就是为什么不使用鱼钩的妙处,因为不管你钓到了什么,都不必须用手直接接触。北京人极其避讳癞蛤蟆,更不用说用手去抓了。
大爷们的脑子里有时候还是很有智慧的。北京大爷钓青蛙没有批量效益,但是很休闲很娱乐。青蛙捉回来只留下后腿,其他部分就赏给猫了。据说用青蛙的皮外敷治疗烫伤很有效。当然捕捉青蛙是不文明的行为,但是在那个年月吃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