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正就是给与每个人他所应得的。公平与公正不一样,公平强调的是用同一尺度对待所有的人和事,但是尺度是不是公平则不管了,它有极强的“工具”性。国王以喇叭的声音大小来决定国家大事,但是喇叭必须是黄金打造的。公平吗?确实是公平,但是不公正。在今日中国社会,每个人都有买或不买咸鸭蛋的自由,这是公平的,但是如果所有的鸭蛋都有苏丹红,这个社会就有问题了,就不公正了,因为害人的人没有得到惩罚。
公正有极强的社会与个人的价值取向。你很难精确说明每个人应该得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对不对?而且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状态下,该得的东西标准都不相同。换句话说,社会公正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环境有不同的含义。中国古人认为“杀人者偿命”是社会公正的体现,西方人则认为因为杀人罪而杀死另外一条生命,是不人道。那一个更公正?那一个不公平?
社会公正的表现有四个方面,也称为四个规则,他们必须全面存在、缺一不可:
一、
底线规则:人的基本权利的保证,也就是保证人们的生存等基本权利。如果劳动者饭都吃不饱,赤身裸体,无处栖身,社会就是不公正。当然“基本”的意思也就决定了它不应该是数量和质量超过需要。
二、
事前规则:机会平等,也就是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国王、还是乞丐。分数前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社会巨大的进步。王侯均有种、老鼠的儿子就会打洞,这是社会得了白血病。
三、
事后规则:按贡献进行分配,而不是按地位、脸蛋,或是其他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贡献可以是资本、可以是个人的智慧、时间、力气等,但千万不要是人民赋予的权力、血缘、性别、或是强权暴力。
四、
再分配规则:社会资源再调剂,这是缓和社会冲突、保持社会和谐,从而实现社会公正的必须。这有些像经济学里的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必须对社会分配直接干预。社会保障和救济政策要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保护其基本的权利;税收政策要保证社会的收入差别不至于大到造成社会动乱等。
所以我们政府的所有行为的基本出发点,或称为基本价值取向就应该是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时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其立足点应该是客观中立,不应该站在任何一个特定的集团或群体的立场上,尤其不应该站在资本方、干部-官员的立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