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广播与电视 |
付费电视和双向宽带接入是目前有线电视网上最有赢利潜力的两大业务。而前者似乎比后者来得更为迅速,更为现实。已开播的付费电视频道约有近百个,为什么他们的日子过得如此艰难?中央电视台58元/月包的定价合理还是不合理?高清电视120元/月前景又会怎样?为一亿多用户来做总体平移合算不合算?所有这些问题都和这个市场规模有关。我们十分有必要来作一些深入的研究,中国的付费电视市场到底有多大?那么这个我们充满期待的市场到底有多大呢?
先请看一组美国的有线网订费收入的数据(抱歉,图帖不上)。这是一组很容易获得的美国有线电视的数据,包括基本频道收视费,收费频道收视费和其它收入,总订户数等。其中其它收入指的是有线网运营商的宽带接入,网上购物、网上电话等的收入(不包括广告)。有线网的广告收入相对于订户收入而言比例并不大。
我们来看一个重要的比例,付费频道收入比基本频道收入,注意到这个比例一直在下降,而从1994年以后基本保持在0.2-0.3之间,并有轻微上扬的趋势。这里要说明一下美国的几个有关有线网的法律。《1984年有线电视法》允许有线电视扩大覆盖区域,使其不受城镇的管理,并允许按照市场承受能力收费。而1992年《有线电视消费者保护和竞争法》出台,对有线电视的收视费重新作了限制。到1994年,把基本层和扩展基本层合称为基本层。前者包括当地地面电视台以及公众和政府频道,后者包括靠广告支撑的有线电视专业频道,如ESPN、MTV等。在1994年前,由于每户基本收视费的快速增加,以及基本层、扩展基本层在收费归类上的一些模糊,使得付费电视频道收入和基本电视频道收入之比大幅度下降。而1994年后的情形的我国目前的情况较为类似。这个比例我认为代表的是一种普遍的行为模式。在网络和市场推广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每个用户有100元的基本频道支出 ,就有约25元的付费频道支出。依据一般性的常识,收入高的人们更愿意为新奇的非物质享受支出,也就意味着中国消费者为付费频道的支出应该小于25元,我们若依照这个比例来估计全国收费电视的收入,应该是偏向于乐观的。
我国目前据称有1.2亿有线电视用户,业内人士还相信有10-20%的不交费用户。这些用户在加密时代大概无法再隐藏起来了。假设是1.4亿用户,每户贡献150元/年(远超出张海涛副局长在ISBT-BIRTV主题会上的讲话用的数字),总年收入就是210亿元,这就是我们目前的基本层收费。若前文的假设正确,付费电视频道的市场规模应该在52.5亿元左右。这应该是一个目前可以认为终极的规模,因为它的前提是有1.4亿家庭安装数字机顶盒,我们的节目质量至少应与今日的美国差得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