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生活 |
今天是教师节,总想为此写点什么。此时我想到了我的中考,想到了两个老师对我作文的评价简直是天壤之别,想到了正是这篇作文让我差点读不了书做不了教师;想到了作文阅卷对学生的重要性,更想到了“一篇作文定终身”的弊端。
老实说,我一直对自己的作文水平是非常自信的,倒不是因为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老师经常拿着我的范文到五年级宣读,而是我在后来多次参加全国作文比赛都获过奖。及至后来,做记者,当老师,我一直把努力把从事文字工作作为自己终生的职业。但是意想不到的是,却是因为作文,让我差一点读不了书。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1985年,全国刚刚大提特提尊师重教,(也是这一年刚定教师节)安徽省破例搞了一次师范生提前招录考试,经过几翻预选、测试,笔者有幸坐到了最后一关的考场。
第一天考语文,卷面分值120分,作文题目是《初夏的早晨》,满分50分。作文的主要性可想而知。
语文这一科我一直是非常自信的,也是我的“杀手锏”。而关键的关键是我的作文一直拿高分,很容易把别人比下去。
《初夏的早晨》这篇作文我是这样构思的。开始来了一段乡村初夏的早晨景色的描写,接着写到我走在上学的路上,碰到村里的刘大嫂,我们就开玩笑“又是到邮局取钱了”。
刘大嫂的丈夫在外地煤矿工作,每年省吃俭用不断给家里寄些钱物。而刘大嫂不识字,她每次到邮局领包裹,都让我们帮忙填写。当我们问到取多少钱时,刘大嫂笑而不答,说到了邮局就知道。
到了邮局,刘大嫂拿出一叠钞票,让我们按照信封地址给她丈夫寄过去。我们感到非常奇怪,担心刘大嫂丈夫出了什么意外。
这时候,刘大嫂揭开了谜底:这两年我们农村搞联产承包责任制,日子越过越红火。你刘大哥在井下工作,前些年省吃俭用给家里寄些钱物,日子过得很苦。现在我们日子好了,就寄些钱给你刘大哥补补身子。
最后来了一段初夏的早晨景色描写,帮刘大嫂写完邮单后,一轮红日刚刚升起,照在乡村绿油油的田野上。
老实说,就是现在来看,我都觉得这篇作文立意还是很高的。从一件小事折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意想不到的是,却是因为这篇作文,让我差一点读不了书。
一位姓刘的老师在我的作文上打分“15分”,按照百分制就是30分,这个得分很低的;
而一位姓潘的老师却把15分圈掉,打了个“40分”。
两者相差整整25分。如果除掉25分,我差一点进不了师范读书了
及至后来,我才知道,给我平反的是县教育局潘局长。他曾经是我们县一中的语文老师,他对我这片作文是非常推崇的。
教师节,想起这件事。我还一直冒冷汗。。。。。。
其实我国2000多年的考试史,都是“一篇作文定终身”。
有报纸报道,有一年高考阅卷同时,大学者余秋雨和作家王蒙也各自私下做了一份高考答案让人评阅,结果,他们两人的90分基础题尚在及格水平左右,但是作文却没有得到大家所期待的高分,甚至连中等分数都没有,而一个人作文还跑了题。看来科举制度改了几千年了,我们还在原地打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