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在上证指数逼近5000点之际,管理层又打了一次组合拳:开放香港市场试点和加息。投资者普遍担心管理层还要调控市场。那么管理层降温股市到底还有什么新招?或者说市场上流传的种种利空近期出台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下面我们一一对此进行分析。
1.风险揭示?可行性指数:5星
面对市场的不断上涨,此前中国证监会曾经两次发布通知,要求防范市场风险,教育投资者认识股票投资是高风险投资。现在市场涨到5000附近,管理层一直未见动静。会不会像以前一样再来一次风险揭示,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2.沪港套利机制?可行性指数:5星
沪港套利机制的呼声已久。沪港两地实现跨境交易,监管层目前可以说更倾向于让香港上市企业到内地来上市,而沪港两地相互发行CDR(存托凭证)被认为是相对可行的实现跨境交易的方式。随着红筹股回归启动沪港套利机制的研究并适时推出。沪港套利机制的推出将有助于防范内地市场出现泡沫,同时促进公司治理标准的提高。
3.“双加息”?
面对物价的飙升,管理层将不会坐视不管的。我们预期今年利率方面可能在8-9月一次加息54个基点,年底视情况决定是否再度加息。加息作用是为了调控CPI上涨和投资过旺,对冷却股市作用不大。前几次加息结果表明:这次加息,如果不结合其他措施的话,也基本上不会改变市场情绪。
4。加大海归回归力度?
6.基金征税?可行性指数:3星
1997年,当时为了扶持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没有对证券投资基金进行征收印花税。但是经过10多年的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已经发展到超过2万亿,成为证券市场上最有实力的机构投资者。如果再不对其征收印花税,不仅造成了税款严重流失,而且加剧了不公平竞争。因此,依据税收中性的原则,管理层会对基金征税,尽快填补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这个真空地带。
7.T+3交易?可行性指数:2星
此前,市场传闻管理层将目前T+1交割模式转换成T+3交割模式。此举将是政策成本最省的一项措施,它对抑制股市过度投机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在股指期货T+0交易却推出T+3,很难行得通。但是如果股市继续火爆,不排除管理层会推出此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