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招工作可以说牵动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心。在统一画线的年代,我想起了前清华校长罗家伦数学零分被破格录取北大,想到了这样的事情在现在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说她是天方夜谭原因之一是:大学没有以前那样的高度自主权。当时罗家伦考试除作文成绩特别好之外,数学是零分,其他各科成绩也不出众。如果按现在的统一标准,录取一般的大学都不可能,更何况是北京大学这样国内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但是就在当时,这样的事情就发生了。中国也因此多了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说她是天方夜谭原因之二是:大学教授不会这样慧眼识才并力推。当时的情况是:1917年北大招生时,参加阅卷的胡适说:“我看了一篇作文,给了满分,希望学校能录取这位有才华的考生”。主持会议的蔡元培表示同意。尽管罗家伦数学是零分,其他各科成绩也不出众。但是由于蔡元培和胡适的坚持,罗家伦被破格录取北大。如果这样的事情放在现在,肯定没有阅卷老师(教授)这样提议,在他们的脑海里好像过线就是天经地义。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情,肯定这个学生和老师(教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没有,也会被人怀疑的。所以阅卷老师(教授)敢也不敢提。
说她是天方夜谭原因之三是:数学是零分和其他各科成绩也不出众的罗家伦能成为一代大家。如果放在现在,首先是他这样的成绩,大学都上不了,哪有资格后来去当校长?!罗家伦的贡献,用已过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话说“志希(罗家伦)在清华,把清华正式地成为一座国立大学,功德是很高的。即不论这点,像志希这样的校长,在清华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100多年前,诗人龚自珍痛感于清廷衰弱腐朽,国家内忧外患,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令人赞叹。年少时,我也多次听到,一个人因为一篇文章收到皇帝重视而改变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在古代和当代,尚有一种发现人才的机制,对我们读书人多多少少还有一点希望,可现在这样的希望都没有?我们的教育改革,改了一年又一年,却还是:王小二拜年,
一年不如一年呢?!
罗家伦现象让我彻夜难眠!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