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珠海中富  股权转让疑点多多

(2007-04-07 00:36:40)

珠海中富   股权转让疑点多多

中山大学  金融学 博士 吴丁杰

一家成熟型制造企业,股权转让价格竟然溢价高达接近200%;而收让方,却是一个来自外国一个小岛、没有任何生产经营经验的私募基金;伴随着这次离奇转让,珠海中富的股价从2006年8月两家公司开始谈判的2。58元起步,到昨天收报9。30,暴涨超过270%。。。。。。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珠海中富身上。珠海中富股权转让,存在诸多疑点。

疑点一:转让价格为何高得离谱?

公开资料显示:珠海中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企业,主要从事饮料容器制造、瓶、胚制造;批发零售:塑料制品、化工原料;制造销售:PET高级饮料瓶、纸杯、标签、防冒瓶盖、纸箱、非织造布、代客灌装饮料业务等。从近几年财务指标来看,从2003年到2006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是0.19元、0.18元、0.10元和0.15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4.74%、6.64%、3.75%和5.36%;这些数据表明,这家制造企业业绩相对稳定,净资产收益率属于一般。而从行业来看, 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业已经是非常成熟性的行业,不可能有暴利。

    2007年3月22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富集团拟将其持有的1.99亿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29%)珠海中富股票转让给新的战略伙伴亚洲瓶业公司,转让总价16.5亿元,折合每股8.27元。而珠海中富的每股净资产只有2。82元,此转让价格竟然溢价190%以上。

    一家非高科技企业,既无核心技术,又无核心市场,业绩表现又平平。如此企业溢价个20%、30%尚可理解,溢价190%以上就让人无法理解了。虽然是亚洲瓶业公司溢价收购公司股票纯属“你情我愿”,“看中的是珠海中富的发展前景”。但是我们从公开信息得知,双方谈判是从2006年8月两家公司开始的,当时的股价才2。58元左右。既然“看中的是珠海中富的发展前景”,这家私募基金完全可以从二级市场慢慢购买。2。58与8。27,两者相差接近300%。

     在证券市场上,有一家与珠海中富完全相类似的企业,叫紫江企业。该企业生产销售PET瓶及瓶坯等容器包装、各种瓶盖、标签、涂装材料和其他新型包装材料;销售自产产品。(涉及许可经营的凭许可证经营)。其市场分额也和珠海中富相似,公司的业绩和珠海中富也不相差上下。净资产收益率比珠海中富还要好一点。但是公司的股价现在才5元左右。既然看好该类企业,这家私募基金为何舍低而求高呢?!

疑点二:受让方竟是一家私募基金?

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亚洲瓶业将成为珠海中富新控股股东。现在投资者感到疑问的是这家私募基金究竟是干什么的?

资料显示,亚洲瓶业的最终股东为CVC资本合伙人亚太Ⅱ基金(CVCCapitalPartnersAsiaPacificⅡL.P.)和CVC资本合伙人亚太Ⅱ平行基金(CVCCapitalPartnersAsiaPacificⅡParallelFund-A,L.P.)。Citigroup是CVC主要但不是唯一的合伙人。据悉,中富集团总共持有珠海中富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份2.4亿股,占公司总股份34.87%,

  据公告,亚洲瓶业是一家专门为参与本次收购而根据国际惯例在香港注册成立的项目公司,授权资本1万港元。该公司的最终股东统称CVC亚太基金Ⅱ。截至报告书签署之日,受其管理和可供其调配的资金累计已超过19亿美元,是亚太地区迄今为止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CVC私募基金是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

根据这些公开信息,投资者不免提出三点疑问:1。私募基金没有实业经营管理经验。为何对珠海中富情有独钟?它有力能管理好这家企业吗?2.亚洲瓶业新设立不足一年。公开信息上说,亚洲瓶业是一家专门为参与本次收购而根据国际惯例在香港注册成立的项目公司。为何要为此设立这家公司,原因不得而知。3.私募基金注册地在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小岛上,且注册资本金只有1万元。其后面吹水的“受其管理和可供其调配的资金累计已超过19亿美元,是亚太地区迄今为止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CVC私募基金是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不免让人生疑。

 

疑点三:转让前后为何暴涨?

伴随珠海中富和亚洲瓶业这场转让,是该公司股价的一路上扬。

公开资料显示,珠海中富公司股票从3月20日起停牌,直到3月26日复牌。3月19日,也就是停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该公司股票收于6.84元。珠海中富公司向亚洲瓶业公司高价转让公司29%股权的信息披露后,股价竟然出现了连续4个涨停。

如果从2006年8月份,珠海中富和亚洲瓶业开始谈判时算起,这家公司的股票涨幅更是惊人。该公司当时的股价2。58元左右,到昨天收报9。30,暴涨超过270%。

因此,许多投资者普遍疑问:如此高价转让,“珠海中富主营业务仅仅是制造瓶器,抬高自身卖价存在炒作嫌疑”(《北京商报》投资者的疑问)

 

疑点四:转让背后有什么动机?

 

这场离奇的股权转让背后,却是珠海中富公开披露的许多离奇的信息。

一是珠海中富公司业绩变花样。该公司公开信息显示,2006年三季度时每股收益已达到0.15元,四季度业绩却只有1分钱。业绩不稳定,怎么还会有人看好?

二是为何在第四季度出现很多个人投资者?且是大量买进?是否有人先知先觉?是否存在大量内幕交易?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2006年第四季度,新进了如下新股东:姚春玉购买了544.59万股;赵根玲买了223.13万股;朱伟平进了169.00万股;李荣森新进了149.76万股;庄良金持有130.00万股。一个人在一只股票上投资达3、4千万,难道他们对该公司的了解只停留在公开披露的信息上吗?这背后肯定有一些不可高人的目的。

三是股假上涨只是为了化解收购方的风险?据4月11日的《北京商报》报道“对于这样的溢价收购,一部分投资者表示,珠海中富主营业务仅仅是制造瓶器,抬高自身卖价存在炒作嫌疑;还有一部分投资者表示亚洲瓶业公司作为一只私募基金,溢价过高购买珠海中富风险过大。对此,苏红暖表示,作为私募,亚洲瓶业溢价购买足以证明该公司看好珠海中富的发展前景,就算买贵了,现在股价已经涨到9.1元,亚洲瓶业承担的风险已经稀释。” 苏红暖是珠海中富证券事务代表,其回答似乎隐含着背后的一些东西。

 

前些年,许多公司为了配合庄家炒作,制造了许许多多的概念,像亿安科技的电池自动车项目、银广夏的麻黄草沙漠治理项目等等,像珠海中富这样高价格转让给外国小岛上一家公司的伎俩也是累见不鲜的。经过这些年治理之后,证券市场干净了许多。现在证券市场好起来了,这股沉渣好象又有泛起的迹象。前段时间,有杭钢萧构涉嫌编造巨量合同事件。而珠海中富这场离奇的转让,背后有多少内幕交易的东西。希望有关部门彻查,给全国投资者一个交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