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证券市场存在估值优势、人民币升值、经济快速增长、优势公司业绩长期增长等许多利多因素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易宪容先生发表散文式聊天文章:《牛市理由不成立》。笔者对此非常不认同。笔者相反认为:牛市已在坚定前行,牛市的脚步清晰可见。
从基本面看,去年5月正式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目前已接近尾声,券商治理、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清欠等工作也已见成效,以及新《证券法》、《公司法》和一系列新政法规的颁布实施,使证券市场的环境得到极大净化,极大地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可以说中国证券市场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而并不是易宪容先生在文章中所说的“市场还是那个市场,上市公司仍然是那些上市公司,特别是股市文化仍然是以往那种股市文化。”
此轮行情的上涨,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民币升值这样大背景下发生的。本币升值带动资产价格上涨形成长期牛市,这一点已被当年日本、香港、台湾、韩国等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日元开始了其长达20年的升值之旅。日元升值造就了日本股市上最长的一波牛市,时间跨度达到了17年(1972~1989),期间日元升值70%,日本股市涨幅达19倍;上世纪整个80年代,台币的10年升值,造就了我国台湾股市长达6年的大牛市,涨幅也接近17倍!
此轮行情的上涨,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前几年经济强劲增长和股票市场下跌的背离导致A股市场补涨要求强烈。另外就是周边市场的上涨也会带着中国市场恢复性上涨。2003年开始到现在,与中国相临的几个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的股票市场指数平均都上升了4倍以上,而中国从2003年到2005年底A股市场却是持续下跌,因此中国A股市场存在强烈的补涨要求。
易宪容先生反对牛市的一个理由是成交天量,并拿香港的市场做例子。说“香港市场的流通市值是A股市场的6倍,但其交易量则高于香港市场一倍以上。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对比就能够看出国内市场炒作程度有多高!”其实两个市场不是一回事。内地的资金非常丰富,银行存款达15万亿元,外汇储备超过了1万亿美元,这是“内部的巨量资本”。而内地居民投资渠道狭小,投资者数接近8000万。这些都是两个市场没法比的。
可能还有人会说个股涨幅巨大,市场已经见顶,存在“过度投机”。据笔者统计,指数从998点到2245点,涨幅最大的10只股票驰宏锌锗、泸州老窖、ST环球、广船国际、航天机电、泛海建设、先锋股份、中金岭南、中信证券、金发科技都超过了500%。但是这并不能成为股票见顶、“过度投机”理由。如果将它们与可口可乐、沃尔玛等公司的历史股价表现对比来看,我们可能就觉得不会在“天上”了。1986年,巴菲特在可口可乐的股价已经比六年前涨了5倍、比60年前涨了500倍的情况下,买入价值10亿美金的可口可乐,三年后,他的10亿美金增值了4倍,而且现在仍然持有。当我们再看中国股市的2200点,在这个市场上寻找市盈率10倍左右、企业发展前景亮丽、业绩快速成长的优质股票时,显得非常轻松。这就是说,尽管股价指数已经站在历史高位面前,但股市并未出现泡沫化现象。
从历史看,一轮典型的牛市都需要经过“财富转移”、“狂热”、“价格上涨趋缓”、“资金回抽”等四个完整的阶段。结合我国股市当前的状况,我们判断,A股市场正运行在财富转移的初期,仍处于理性繁荣阶段,并不是易宪容先生所说的“国内股市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与放大”,“国内股市仍然是高风险的市场”。
我们注意到,易宪容先生发出“牛市理由不成立”的当天,沪深股市高开后振荡上扬,大盘于14日13:41分创下历史新高2245.55点后,收报于历史新高2249点。回望2245点,8千万投资者驻足企盼的美妙时刻,已经成为历史。
我们在坚信沪深股市长期牛市的同时,当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波动性是股市永恒不变的特征。因此在上涨过程中也必将出现暂时性调整。我们要以价值投资的心态、以中长期的眼光进行投资,才会跟随牛市前进。
从基本面看,去年5月正式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目前已接近尾声,券商治理、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清欠等工作也已见成效,以及新《证券法》、《公司法》和一系列新政法规的颁布实施,使证券市场的环境得到极大净化,极大地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可以说中国证券市场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而并不是易宪容先生在文章中所说的“市场还是那个市场,上市公司仍然是那些上市公司,特别是股市文化仍然是以往那种股市文化。”
此轮行情的上涨,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民币升值这样大背景下发生的。本币升值带动资产价格上涨形成长期牛市,这一点已被当年日本、香港、台湾、韩国等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日元开始了其长达20年的升值之旅。日元升值造就了日本股市上最长的一波牛市,时间跨度达到了17年(1972~1989),期间日元升值70%,日本股市涨幅达19倍;上世纪整个80年代,台币的10年升值,造就了我国台湾股市长达6年的大牛市,涨幅也接近17倍!
此轮行情的上涨,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前几年经济强劲增长和股票市场下跌的背离导致A股市场补涨要求强烈。另外就是周边市场的上涨也会带着中国市场恢复性上涨。2003年开始到现在,与中国相临的几个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的股票市场指数平均都上升了4倍以上,而中国从2003年到2005年底A股市场却是持续下跌,因此中国A股市场存在强烈的补涨要求。
易宪容先生反对牛市的一个理由是成交天量,并拿香港的市场做例子。说“香港市场的流通市值是A股市场的6倍,但其交易量则高于香港市场一倍以上。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对比就能够看出国内市场炒作程度有多高!”其实两个市场不是一回事。内地的资金非常丰富,银行存款达15万亿元,外汇储备超过了1万亿美元,这是“内部的巨量资本”。而内地居民投资渠道狭小,投资者数接近8000万。这些都是两个市场没法比的。
可能还有人会说个股涨幅巨大,市场已经见顶,存在“过度投机”。据笔者统计,指数从998点到2245点,涨幅最大的10只股票驰宏锌锗、泸州老窖、ST环球、广船国际、航天机电、泛海建设、先锋股份、中金岭南、中信证券、金发科技都超过了500%。但是这并不能成为股票见顶、“过度投机”理由。如果将它们与可口可乐、沃尔玛等公司的历史股价表现对比来看,我们可能就觉得不会在“天上”了。1986年,巴菲特在可口可乐的股价已经比六年前涨了5倍、比60年前涨了500倍的情况下,买入价值10亿美金的可口可乐,三年后,他的10亿美金增值了4倍,而且现在仍然持有。当我们再看中国股市的2200点,在这个市场上寻找市盈率10倍左右、企业发展前景亮丽、业绩快速成长的优质股票时,显得非常轻松。这就是说,尽管股价指数已经站在历史高位面前,但股市并未出现泡沫化现象。
从历史看,一轮典型的牛市都需要经过“财富转移”、“狂热”、“价格上涨趋缓”、“资金回抽”等四个完整的阶段。结合我国股市当前的状况,我们判断,A股市场正运行在财富转移的初期,仍处于理性繁荣阶段,并不是易宪容先生所说的“国内股市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与放大”,“国内股市仍然是高风险的市场”。
我们注意到,易宪容先生发出“牛市理由不成立”的当天,沪深股市高开后振荡上扬,大盘于14日13:41分创下历史新高2245.55点后,收报于历史新高2249点。回望2245点,8千万投资者驻足企盼的美妙时刻,已经成为历史。
我们在坚信沪深股市长期牛市的同时,当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波动性是股市永恒不变的特征。因此在上涨过程中也必将出现暂时性调整。我们要以价值投资的心态、以中长期的眼光进行投资,才会跟随牛市前进。
前一篇:股指期货 尚福林会自打嘴巴吗?
后一篇:经济学家请不要信口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