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我向郎教授发誓
与郎教授经历了那么多事之后,特别是经历了晨会风波之后,我和郎教授的关系降至冰点。
其后,郎教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培训中心又谋得一临差,帮深圳证券交易所搞些高科技企业调研,为推出中小企业板做准备。郎教授充分利用大鹏证券综合研究所的实力,抓他们当差。有事也从来不与我打招呼,两个人形同陌路。有课题他都直接找下面IT小组6、7个人,IT小组全部成了郎教授手下的不拿钱的打工者了。
我知道我和郎教授的关系是没办法缓和的了。于是,我就捡起前面的工作偷偷地干起来。
各位读者可能问是什么工作,就是前面该交代没交代的事情。大家记不记得,在郎教授找我谈话时,我向郎教授提出一个要求:希望郎教授考虑能否让我带几个人,去抓研究成果对基金销售,也就是客户服务这一块。当时郎教授没有同意,我在前面还卖了一个关子,说“尽管郎教授不答应,我对此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这是后话”。我觉得去抓对基金管理公司产品销售是实打实的事情,离开客户,离开市场,其他的都是空话,这个工作总得有人去抓。如果说,等到以后领导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再去抓可能已经来不及了。再说,假如以后领导问起我在做什么,我得给公司领导一个交代呀。
郎教授忙着他的深圳证券交易所课题,而我则带着几个人忙着抓产品销售和客户服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大家和睦相处。再说郎教授来公司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我们偶尔见面,只是打个招呼。他也不问我的事,我也不敢惹他。两个人心知肚明,只是谁也不想惹谁。
两个人没有什么利害冲突,倒也相安无事。但是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打破了这个和平共处的局面。
先说第一件,就是“郎教授回国记风波”。(作者附记:这个风波我们在下面有专门的一章即第八章,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敬请读者耐心等待)一个人以匿名的形式,在公司电子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狼教授回国记”。文章写得实在是好,笔墨很老练、辛辣。出来后,很多人都问我是不是我写的,有的人甚至直接给郎教授打报告,说亲眼看见是我所作,说得有鼻子有眼睛似的。
对于这个谣言,我实在不想去解释什么。我想时间长了,谣言自然会不攻自破。
但是,后来事情发展越来越糟糕,简直越来越离谱。
再说第二件事情,就是“倚天软件购买风波”。(作者附记:这个风波我们将在第七章做详细交代,敬请读者垂注)。就是郎教授要购买倚天软件,购买价是40万元。研究所购买外部信息是我的职责范围,后来我组织人员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很多人都不敢写,我如实做了鉴定,建议不要购买。哪知道又有人在郎教授面前打小报告,说我梁到公司领导那里告他的状,说郎教授要买倚天软件是因为郎教授要吃回扣,云云。
看来,我得找郎教授解释一下了。
在一个合适的场合,我找到郎教授,当面对他说,最近公司内部有不少传闻,一个是说电子论坛上的帖子是我写的,一个是说我到领导那里告状,说你要拿回扣。对于这些传闻我实在不想解释什么,我希望郎教授把眼光放远一点。古人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希望郎教授也去打听打听,我梁某为人。就知道这些到底是不是我所为。最后,我还想郎教授发誓,如果这两个谣言真是我的所为,我将遭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郎教授看着我发誓,默不作声。最后连说,我相信你,我相信你。你不要这样,不要这样。
我也知道,落花流水春去也,此时的郎教授在公司的影响已日渐式微,已不是刚来时的郎教授了。
各位看官,看完梁所长的一番回忆,我们不难发现郎咸平的几个特点。
一是郎教授开始回内地,本来没什么大的追求。谋一份职,捞一份钱。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后来名气会那么大。从批评新疆德隆进而被其收买后,他才慢慢地悟到这个来内地掠财的手段,先踞后据,屡试不爽。
二是郎教授是个非常聪明之人,他善于察言观色,很快能领会领导意图。领导布置的事,他会马上去做。
三是郎教授的自尊心非常强,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很在乎别人对他面子上是否尊重。
这些都是郎咸平为人上一些特点。到底郎咸平的知识结构怎么样?郎咸平的研究能力、学术水平又是如何?我们不妨来看看后阶段与郎咸平接触最多的崔研究员的评价。请看下一章:《我带郎教授下企业》。
与郎教授经历了那么多事之后,特别是经历了晨会风波之后,我和郎教授的关系降至冰点。
其后,郎教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培训中心又谋得一临差,帮深圳证券交易所搞些高科技企业调研,为推出中小企业板做准备。郎教授充分利用大鹏证券综合研究所的实力,抓他们当差。有事也从来不与我打招呼,两个人形同陌路。有课题他都直接找下面IT小组6、7个人,IT小组全部成了郎教授手下的不拿钱的打工者了。
我知道我和郎教授的关系是没办法缓和的了。于是,我就捡起前面的工作偷偷地干起来。
各位读者可能问是什么工作,就是前面该交代没交代的事情。大家记不记得,在郎教授找我谈话时,我向郎教授提出一个要求:希望郎教授考虑能否让我带几个人,去抓研究成果对基金销售,也就是客户服务这一块。当时郎教授没有同意,我在前面还卖了一个关子,说“尽管郎教授不答应,我对此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这是后话”。我觉得去抓对基金管理公司产品销售是实打实的事情,离开客户,离开市场,其他的都是空话,这个工作总得有人去抓。如果说,等到以后领导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再去抓可能已经来不及了。再说,假如以后领导问起我在做什么,我得给公司领导一个交代呀。
郎教授忙着他的深圳证券交易所课题,而我则带着几个人忙着抓产品销售和客户服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大家和睦相处。再说郎教授来公司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我们偶尔见面,只是打个招呼。他也不问我的事,我也不敢惹他。两个人心知肚明,只是谁也不想惹谁。
两个人没有什么利害冲突,倒也相安无事。但是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打破了这个和平共处的局面。
先说第一件,就是“郎教授回国记风波”。(作者附记:这个风波我们在下面有专门的一章即第八章,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敬请读者耐心等待)一个人以匿名的形式,在公司电子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狼教授回国记”。文章写得实在是好,笔墨很老练、辛辣。出来后,很多人都问我是不是我写的,有的人甚至直接给郎教授打报告,说亲眼看见是我所作,说得有鼻子有眼睛似的。
对于这个谣言,我实在不想去解释什么。我想时间长了,谣言自然会不攻自破。
但是,后来事情发展越来越糟糕,简直越来越离谱。
再说第二件事情,就是“倚天软件购买风波”。(作者附记:这个风波我们将在第七章做详细交代,敬请读者垂注)。就是郎教授要购买倚天软件,购买价是40万元。研究所购买外部信息是我的职责范围,后来我组织人员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很多人都不敢写,我如实做了鉴定,建议不要购买。哪知道又有人在郎教授面前打小报告,说我梁到公司领导那里告他的状,说郎教授要买倚天软件是因为郎教授要吃回扣,云云。
看来,我得找郎教授解释一下了。
在一个合适的场合,我找到郎教授,当面对他说,最近公司内部有不少传闻,一个是说电子论坛上的帖子是我写的,一个是说我到领导那里告状,说你要拿回扣。对于这些传闻我实在不想解释什么,我希望郎教授把眼光放远一点。古人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希望郎教授也去打听打听,我梁某为人。就知道这些到底是不是我所为。最后,我还想郎教授发誓,如果这两个谣言真是我的所为,我将遭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郎教授看着我发誓,默不作声。最后连说,我相信你,我相信你。你不要这样,不要这样。
我也知道,落花流水春去也,此时的郎教授在公司的影响已日渐式微,已不是刚来时的郎教授了。
各位看官,看完梁所长的一番回忆,我们不难发现郎咸平的几个特点。
一是郎教授开始回内地,本来没什么大的追求。谋一份职,捞一份钱。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后来名气会那么大。从批评新疆德隆进而被其收买后,他才慢慢地悟到这个来内地掠财的手段,先踞后据,屡试不爽。
二是郎教授是个非常聪明之人,他善于察言观色,很快能领会领导意图。领导布置的事,他会马上去做。
三是郎教授的自尊心非常强,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很在乎别人对他面子上是否尊重。
这些都是郎咸平为人上一些特点。到底郎咸平的知识结构怎么样?郎咸平的研究能力、学术水平又是如何?我们不妨来看看后阶段与郎咸平接触最多的崔研究员的评价。请看下一章:《我带郎教授下企业》。
后一篇:第四章:我带郎教授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