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进帐2万的“六多”巨贪是咋炼成的?
高福生
这年月,贪官落马已非新闻。然而,一个副处级规划官员竟然比“许三多”还多“三多”,在十年间日均进帐2万,安然累积2亿家财,却是那么的吸引人眼球,让吾等百姓与房奴既愤慨又惊讶。若不是另一起厅官腐败案件牵出顾的情妇李某,说不定顾大局长还在优哉游哉地做着他吃喝玩乐都有房产开发商争着买单、日进斗金、官运亨通的黄粱美梦,还会有更多的开发商向他点头哈腰,还会有更多房奴的血汗钱流进他鼓鼓的腰包,还会有更多的绝色美女向他投怀送抱。
虽然已是老生常谈了,但人们依然要问,这位日均进帐2万的“六多”巨贪是咋炼成的?答案无疑是“标准”的,那就是权力。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信马由缰,必然招来腐败。于一个城市的规划而言,从制作规划标准到执行规划意图,从修改规划要求到验收规划效果,规划局可说是拥有绝对的权力。当规划官员掌握的这种行政权力发生变异并缺乏公众参与,“规划腐败”也就如影随形了。可以说,每家房产商背后都站着多名腐败官员,每座楼盘都有腐败的踪迹。
今次,顾湘陵沦为长沙“规划腐败”大鳄,即是鲜活例证。细心的人们注意到,尽管顾湘陵犯罪高峰时级别并不是很不高,不过是长沙市规划局局长助理、副局长罢了,但这位“专家型”官员出道伊始,便拥有让不少人羡慕、让房产开发商“围着他转”的绝对权力。检方指控称,房产规划审批成了顾湘陵的“印钞机”,为房产开发商在加快报建进度、容积率调整、土地置换、劝退竞拍等方面提供帮助、收受好处,是顾湘陵受贿的主要途径,向他行贿的开发商有50多人。
这其中,利用职权给开发商调整“容积率”,堪称顾湘陵受贿一绝。业内人士都知道,“容积率”是规划中的一个限制性指标,不容擅自更改,否则就是违法。但对开发商来说,容积率就是钱。掌握规划实权的官员只要笔下稍稍一松,就能为开发商带来几百万、几千万元甚至更多的利润。在顾湘陵受贿案中,不论是黑心开发商,还是那些戴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帽子”的红顶商人,均不惜花费“血本”来贿赂这位拥有自由裁量权的规划副局长,求其“高抬贵手”。
多行不义必自毙。顾湘陵受到法律的严惩,那是咎由自取。击掌之余,我们必须反思:10年来,顾湘陵采取各种办法插手“操办”的房产项目遍布长沙城区东西南北,有近百个之多;每天都要赶场子吃饭局,每个周末都要带着情妇由房地产老板作陪打高尔夫,过着一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为何那么多的主管部门“浑然不知”,为何那么多的监督探头成了“睁眼瞎”?权力信马由缰,监督牛栏关猫,重要部门、重要权力岗位不作重点防控,“三多”、“六多”巨贪粉墨登场之后,还会有“更多”的腐官进入公众的视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