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强蹲点亥冲村夜“说白话”说开去
(2012-05-14 09:56:07)
标签:
周强凤凰县宋体湖南省委书记白话杂谈 |
分类: 政经评论 |
从周强蹲点亥冲村夜“说白话”说开去
高福生
日前,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轻车简从,深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千工坪乡亥冲村,走田间、上地头、访农户、宿农家,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还特邀20位村民在龙作廷家围桌而坐夜“说白话”,倾听基层干部群众心声,了解苗寨发展现状,共话农家致富奔小康。(5月13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5/13/c_111940933.htm
一番倾心交谈、无拘无束的“白话”说下来,周强书记不仅了解了当地村民有“五盼”——一盼技术、盼资金、盼项目、盼基础设施、盼公共服务,而且号准了当地发展的“脉”——走创新发展之路。听着村民们的浓重乡音,周强书记强烈地感受到,与乡亲们“说白话”真好,越说越近,越说越亲,越说越贴心,越说越有信心。此情此景,让人倍感亲切,心生敬意。
在笔者的印象中,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夜“说白话”的镜头可说是比比皆是。上级领导尤其是乡镇干部,白天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中耕拔草,晚上则夜宿农家与百姓聊天拉家常,吃的也是百家饭(派饭,自己要掏伙食费)。村里有多少困难户、谁家的孩子上不起学、谁家要买多少种子、谁家的茶叶种得最好……干部们都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因而深受百姓欢迎。
但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乡镇职能的转变,一些乡镇干部不再青睐基层驻点,而是热衷在县城兴建“安乐窝”,当起了“走读官”。一些上级领导下基层也纯粹是为了“应景”作秀,热衷事前精心“踩点”、警车开道、前呼后拥,习惯于“坐在车上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回到市里谈一谈”,真正与老百姓“三同”的简直是凤毛麟角,令群众颇有微词。
事实上,多到乡下走走、看看,常和群众拉拉家常、交交心,不仅是新时期乡镇基层干部了解农情民意的一扇重要窗口,也是端正干部工作作风、化解群众积怨、提升干部形象和威信的重要平台。为此,不少地方都下发文件,要求相关领导干部丢掉“官气”,保持“土气”,身入更心入,真心实意地走进田间地头、农家庭院,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想方设法帮农民增收脱贫致富。
今次,湖南省委书记周强率先垂范,在百忙中深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千工坪乡亥冲村,送温暖、察民情、听民言、解民困,与村民围桌而坐夜“说白话”,听沱江涛声阵阵、田野蛙鸣声声,闻山间杜鹃幽香,进而与村民实现感情上的“同频共振”。如此和谐的一幕,不仅让“蹲点手记”有血有肉,更是轻车简从、身心同入,与群众打成一片的“镜子”和“标杆”。
笔者期待,更多的省市领导干部以周强书记为范,俯得下身子、放得下架子、哈得下腰来,多到乡下走走,多沾点泥巴的味道,多与百姓夜“说白话”。也期待更多的乡镇干部变“走读”为“住读”,变“上访”为“下访”,变“飞鸽”为“永久”,通过“三同”真正了解农民所思、所虑、所盼,全心全意为他们释疑解难。如此,才能增进“鱼水情”,谱写新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