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六成食品添加剂无法检测”的拷问

(2011-06-17 08:04:24)
标签:

北京

食品添加剂

宋体

检测方法

《京华时报》

杂谈

分类: 社会评论
对“六成食品添加剂无法检测”的拷问
高福生
 
    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近日完成了对各地的检查,日前在北京举行执法检查组第二次全体会议,梳理、分析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据了解,我国目前2200种食品添加剂中,有检验标准的只占总数的近四成。这也就意味着,由于技术的限制,食品添加剂中有六成无法检测。(6月16 日《京华时报》)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1-06/16/content_670658.htm
 
    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具有防腐、漂白、膨松、抗结等20多类功效。然而,近期媒体不断曝光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诸如牛肉膏、毒豆芽、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生姜、墨汁粉条、塑化剂等等,有如“幽灵”一般,令公众谈“添”色变,忧心如焚。
 
    今次,卫生部发布的“六成食品添加剂无法检测”的信息,再度放大了国内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剂的使用和监管之乱。一句“国家检测任何成分都要有依据,使用任何检测方法都需要通过多次实验论证,最后把检测方法列入国家标准。但是判定检测方法的研究过程比较复杂”,更是引来了网友的质疑和口诛笔伐。
 
    是技术限制?明眼人都知道,一种食品添加剂走上前台,如果没有经过“检测”,生产厂商怎会知道其功用几何?既然有“砖家”发明了“××添加剂”,既然厂商舍得花钱在食品中添加,一定是对其功用和检测方法了如指掌了。在“能让火车赛飞机,能给月亮绘写生”的当下,把食品安全的责任推给“技术”,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一位网友说得好,食品安全最大的“杯具”是添加剂生产出来了并且无处不在,但检测方法还没“研究”出来。在我看来,2200种添加剂中的60%——1300多种添加剂,不明就里地进入普通百姓的消化系统,是典型的推卸责任和不作为。既然能生产,就一定要检测,也能检测得了。既然不能检测,就决不能容许其生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食品添加剂问题上,一味指望生产者有良心是不现实的,强化监管责任和检测手段才是不二之选。当务之急,无法检测的就暂不使用,有害人体健康的就坚决不用。最好是加大投入,有针对性地成立一些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组织科技攻关,制订完善相关标准,让食品添加剂“一个都不能少”地应检测、能检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