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治机关病:“风暴”过后应成常态

(2011-03-17 08:52:31)
标签:

新疆

宋体

《中国青年报》

早春二月

暴风骤雨

杂谈

分类: 政经评论
治机关病:“风暴”过后应成常态
高福生
 
    9个职能厅局的相关处室被通报批评,其中6个处室负责人因此被免去现职,下派基层挂职锻炼或轮岗交流。今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刮起的效能风暴正在全疆各级行政机关发酵,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3月16日《中国青年报》)http://www.totalmedia.cn/look/?u=486
 
    事实上,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递交的需审批的文件,放半年无人问津,有的好似“泥牛入海”,再无音讯;更有甚者,直接索取利益,不给好处不办事……这样的“作风病”、“机关病”、“衙门病”,这样的懒官、散官、庸官、拖官,并非新疆独有,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但人们注意到,现实生活中常充斥着这样的“潜规则”:一个人一旦进了机关,吃上了皇粮,即使毫无领导能力、长期碌碌无为,但只要不犯大错、不因违法违犯罪受到党纪政纪和法律的制裁,就可以堂而皇之地通过考核,官照做,“俸禄”照领,甚至比那些锐意进取的干部还要吃得开、玩得转、叫得响。
 
    今次,新疆“早春二月起风暴”,对那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衙门作风,对那些“有其名”而“无其实”、“在其位”而不“谋其政”,贪“职”而不担“责”、领“薪”却不用“心”,视百姓疾苦于度外,置民众呼声于罔闻,浑浑噩噩守摊子、混日子的懒官、散官、庸官、拖官们说“不”,令人击掌叫好!
 
    然而,“机关病”由来已久,在不少地方已成顽疾,寄希望于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风骤雨”那是远远不够的。对机关“懒、散、庸、拖、贪”现象的治理,既要掀“风暴”,动真来硬,更要注重铲除滋生这些病症的土壤,建立长效机制,让问责不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成为一种制度常态,贯穿于政府管理全过程。
 
    当所有的官员时时刻刻都“如座针毡”,当决策失误、效能低下、失职渎职不仅仅是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更要追究领导班子、分管领导、部门(处室)负责人的责任,成为一种制度常态,这样的问责才会实至名归,带来的不仅仅是机关作风的涣然一新,还有官员责任感的增强,服务意识的提高,执行力的提升。
 
    期盼新疆治理“衙门作风”的利剑行动,告别“风暴式”,“运动式”治理模式,叫好更叫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