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人民群众期待的民本岳阳令人叫好
高福生
近日,湖南省“两会”的省人大代表、中共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做客人民网湖南频道“两会”会客厅,向广大网友介绍了过去五年岳阳市发生的可喜变化,并就如何节能降耗、环境治理,岳阳如何避免被“边缘化”,城陵矶新港建设以及如何着力改善民生、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等问题回答了人民网记者的提问。(1月25日人民网)http://news.163.com/11/0125/13/6R8E9C5G00014JB6.html
细心的人们注意到,处于湘鄂赣三省交汇处,长江、洞庭湖、京广铁路、京珠高速联接点,集鱼米之乡、工业重镇、风景胜地、历史文化名城于一体,融名山、名水、名楼、名城、名人、名文于一身的岳阳,自古就与“民”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任弼时的“甘做人民的骆驼”,无不彰显高尚的“民本”情怀。
今次,易炼红书记的答问中,亦有一条红线贯穿始终,那就是“民本岳阳”。这些年来,秉承“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民有所难,我有所助”的执政理念,易炼红对“民本岳阳”情有独钟,自2004年开始,就着力打造九项工程——务实岳阳、诚信岳阳、置业岳阳、活力岳阳、民营岳阳、热游岳阳、生态岳阳、平安岳阳、文明岳阳,让“民本岳阳”的名片越叫越响……
数字是枯燥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十一五”期间,围绕“产业兴旺、城乡秀美、文化繁荣、民生殷实、社会和谐、走势强劲”的富民强市目标,岳阳经济社会发展可圈可点。GDP年均增长达到14%,2009年岳阳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首破百亿大关,跃居全省第二,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岳阳由此步入了一个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民生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滋润。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48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26元,增长11%。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4.4%;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5082人;为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19件;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36元;新增廉租住房8103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率达62.5%……
一串串可喜的数据背后,是岳阳市委、市政府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折射出全市人民幸福指数的提高。“民本岳阳”闪亮登场,既是“先忧后乐”的岳阳精神的弘扬,对先人传统民本理念的合理传承,又站在时代的高点,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结合岳阳实际,顺应民心民意,引起了专家学者广泛关注,被国内媒体评价为“社会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经验”。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站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放眼岳阳未来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的正确引领下,530万岳阳人民一定会更加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奋发图强,奏出岳阳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的最强音,谱写“十二五”更加灿烂辉煌、更加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