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当庆典“道具”的闹剧该休矣
高福生
学校恢复挂牌,组织学生搞搞仪式,营造一下气氛,本无可厚非。但像桃源五中这样过分追求形式,让学生在冰天雪地里一站就是个把小时,“夹道欢迎”出席庆典仪式的领导和嘉宾,却让人大跌眼镜,招来口水和骂名。
从网帖中的图片可以看到,其时,学校道路满是厚厚积雪,学生们身穿各色塑料薄膜雨衣,列队站在路旁,手举花束或者花环,一些孩子的头发被风吹乱,雨衣衣摆也被风吹起。气象信息显示,当日桃源县小到中雪,零下3度到1度。
事实上,把学生当庆典“道具”的闹剧,桃源五中不是独例。早些年,甘肃武威一个只有十几分钟剪彩仪式,却花了一个半小时让数十位10多岁的小学生在零星小雨中列队迎宾;前不久,山西某县一小学举行落成庆典,700多名学生手持鲜花,从早上8时一直站到11时30分,苦等出席庆典仪式的领导与嘉宾……
这样的“镜头”频现,说明庆典剪彩风愈刮愈盛,连学校恢复挂牌也不能幸免,有了冠冕堂皇的“由头”。现实生活中,一些官员对这类应景式活动乐此不疲,动辄兴师动众,拿学生来充当“形象花瓶”和“助兴”工具,忙着赶会场、挥剪刀、收红包。
笔者认为,把学生当免费“义工”、
廉价“花瓶”,用来烘托气氛,点缀场面,除了给领导脸上贴金,让嘉宾有面子之外,有违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助长了社会浮躁之风,不仅令正在发育的他们身体吃不消,还会影响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好形成。
就桃源五中“恢复挂牌”
庆典而言,“锣鼓喧天”、“人潮如海”、“欢迎欢迎“的背后,并非“群情振奋”,而是浪得虚名,怨声一片。诟病的除了形式主义,还有领导的“政绩工程”和“面子情结”,想让人“以宽容心态看待这件事”,那实在是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