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环保厅拒绝曝光违法排污企业的三重解读

(2009-04-23 18:41:19)
标签:

环保

排污企业

保密资料

环境执法

国际金融晰

黑龙江省

杂谈

分类: 政经评论

环保厅拒绝曝光违法排污企业的三重解读
高福生

 
    近日,黑龙江省召开2009年全省环境执法暨应急管理工作会议,邀请10余家媒体参会,而对那些企业仍在违法排污等情况一概“保密”。黑龙江省环保厅一位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说,这些材料是内部保密资料,不能让记者知道,能给的材料记者就“够用”了。(4月21日《新京报》)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guonei/2009/04-21/008@025603.htm
 
    不少人都知道,目前全国正在开展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整治行动,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按理说,黑龙江省环保厅在这个当口召开环境执法暨应急管理工作会议,高调邀请10余家媒体参会,无非是想借助新闻媒体的“第三方监督”作用,宣传环保先进企业,曝光违法排污企业和隐患企业,促进节能减排工作。
 
    但结果却出现了富有戏剧性的一幕:主管部门对违法排污企业和隐患企业名单遮遮掩掩,以“内部保密资料”为由,拒绝向记者透露,记者出于正义和良知,不愿参加这样的“花架子”会议愤然离场。此事一经曝光,人们对记者行为肃然起敬,对黑龙江环保厅指责有加——既然你已经掌握了那么多的“黑名单”,却有意“保密”,不向记者公布,不让公众知道,其用意何在?
 
    以笔者的揣测,其用意无非有三:一是为了“政绩”而兴师动众,以“轰轰烈烈”、“真抓实干”的假象来糊弄上级;二是他们并非真正寻求舆论监督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而是做样子给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看;二是通过敲山震虎,逼违法企业“就范”——快快拿钱来“消灾”,不然就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这也是现今众多执法部门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这样一想,笔者也就不像众网友那样义愤填膺,口诛笔伐了。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秘密”抖落,让新闻媒体把违规企业曝了光,那不是断了自己的财路吗?而充当“保护伞”、“放水养鱼”,正是当今许多企业排污屡禁不止、越治理越污染的最根本的原因。“潜规则”不破,我敢断定,这样的“故事”还会上演“连续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