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山陵:南京人的后院还是贵族化的“领地”?

(2009-08-30 10:55:54)
标签:

大市

门票收入

风景资源

景区

南京

杂谈

分类: 公共精神

 


       南京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中山陵是否应免费开放成为代表们关注的话题。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王鹏善称如果中山陵不收费,那么其他景点可能因此都会受到冲击,这将影响打造南京的旅游强市、旅游大市形象。((扬子晚报)8月28日)


     尽管有代表在会上给中山陵的门票收入算了一笔账——每天中山陵的客流量有1.4万,门票80元一张,这样一天门票收入就有100多万。但是管理者声称,“真正买票的人没有那么多”,并且抛出了一个更宏观和抽象的命题来抵挡公众的抨击:免费将影响打造南京的旅游强市、旅游大市形象。


        当门票与城市形象挂钩而不是公众福利挂钩,当收费与“大市形象”挂钩而无视风景区的社会效益时,作为个体,谁能担当起影响城市形象的非议呢?作为市民,难道忍心因为区区的80元一张的门票对城市的光辉带来污点呢?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南京的形象仅仅系于80元一张的门票吗?80元的门票就是一个大市的形象体现吗?如果南京的形象要靠80元的门票来维护,那么,南京的城市形象不但不能称之为大,相反,有些廉价了吧?80元永远不会和一个大城市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吧?


         用80元的门票价格来张扬一个相当宏大和抽象的命题,本来就是门票的不可承受之重,不是一种谬误,也是一种误区。果真如此的话,在笔者看来,这样的城市形象真的大吗?可惜的是,现实中要依赖门票价格来支撑形象的地方并不少,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不过,公众却分明看到了一种“小”,一种外强中干的狡辩和虚张声势。


       其实,很多人都明白,所谓的形象,在这里仅仅是收费的说辞,是收费的辩护。专家打比方说,中山陵就好像你的家,有好多房间,每个房间都装潢得很漂亮,但作为主人不能随便进出,要等经济条件好了才能进去。市民作为主人,当然是常识,但是,在管理者眼中,市民是任意被宰割的对象,是可以被任意榨取“剩余价值”的载体。可以说,在他们的逻辑之下,没有主人,只有利益,只有收费的对象。谁的无知?谁的尴尬?


       进一步说,任何风景区的门票价格不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门票并不代表风景资源的市场价值,只能作为资源保护费用的补充。而把门票收入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经营性收入的做法,彻底改变了门票性质,实质上也就改变了风景名胜区的性质。而免费开放景区影响打造旅游强市说法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此。


      更何况,门票定价的基础不是依据开发、保护、管理资源的需要,而只能根据国民平均的收入水平。 目前,我国景区门票价格现状为,从横向比较来看,大部分景区已经明显地贵族化,远远高出普通民众的消费水平,从纵向比较来看,门票价格的上涨幅度也超出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过高的门票使旅游景区成为富人的天堂,剥夺了普通群众享受公共资源的权利。现实中我国大部分风景区门票收取的高额化、市场化、贵族化,改变了风景资源的性质,改变了门票的性质,应引起高度重视。免费开放景区影响打造旅游强市的实质就在于把公共资源的性质进行了异化,变成了特殊利益者的“后花园”。


      景区的公益性决定了景区不仅仅是经济资源,更是保护性资源、社会公共事业单位。因此,免费开放景区影响打造旅游强市的逻辑是一种混乱的逻辑,更是对南京城市形象的侮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