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定于5月13日出席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春季毕业典礼并发表讲话。但校方表示届时不会授予奥巴马荣誉学位,理由是他刚刚就任总统,“主要工作尚未开始”。(《扬子晚报》4月12日)
对此,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校长迈克尔?克罗说,学校有不给在任政界人士颁发荣誉学位的规定,即便是奥巴马莅临,校方立场也不会改变。可以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从大学自身的逻辑的出发,一开始就选择了拒绝向权力“献媚”的立场。
尽管这所百年老校曾多次授予科学家、电影导演和商界巨头荣誉学位,尽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是,校方没有在总统面前“低头”,原因让我们看来似乎觉得不可思议:“我们的惯例是认可一个人的工作主体,他们长期在某一职位工作,
奥巴马的主要工作还没开始。”从中可以发现,拒绝向权力“献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对学校自身规章制度的遵从,就是对大学理念的信仰。这也是一所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重要原因所在。
与此相反,位于印第安纳州的圣母大学已经决定在奥巴马造访时授予他法学荣誉博士学位。原因也仅仅是“惯例”
:为每一位嘉宾演讲人颁发荣誉学位是学校惯例。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拒授奥巴马荣誉学位呢?这个新闻的看点在那里呢?面对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发言人的话语,奥巴马
“没做任何应得荣誉学位的事”,站在我国当下的话语场中,该如何进行反思呢?
美国两所大学根据自己的惯例做出了符合自身学校规章制度的选择,都没有因为总统权力的大小而改变学校的“惯例”,这在我国可能发生吗?我国大学在权力面前“低头”已经不是什么新闻,甚至已经演变为权学媾和的勾当。在我国,什么那么多的政府官员都能毫不费力地进入大学当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为什么那么多的政府官员能轻而易举地拿到大学硕士、博士文凭?世俗权力何以能轻易地向大学染指?大学何以对世俗权力毫无抵抗的能力,甚至大学还主动地向世俗权力献媚?我们的大学并没有独立于社会,大学行政权力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从属于社会的行政权力体系,社会权力以各种形式向大学渗透,大学成为权力的附庸,大学的独立性消解,依附性增强,向权力的献媚几乎是一种必然。
近年来,大学与社会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市场价值观念不断侵入大学,大学再也不能孤守一隅。由此,我们不仅看到了官学媾和,还看到了明星与大学的“联姻”。这与美国大学的做法大相径庭。两者对比,谁更重视学校声誉,不就一目了然了吗?大学要负载价值,守望社会精神文明,给人类以终极关怀。在各种社会机构中,大学最稳定,它的力量源于自信,永远的镇定自若,自尊,自贵。如若它随波逐流,就会倾覆于激流之中,因此它必须坚持理念,保持自己的文化品格。面对美国大学的做法,我们已经到了反思的时候了。
美国教育家弗莱克斯说:“大学不是一个温度计,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做出反应。”教育的利益化、商品化驱使一些人把大学当成与社会进行名利互动、金钱交换的利益平台。但大学的问题,不单纯是个教育问题,大学的兴盛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兴衰。因此,笔者以为,美国大学拒授奥巴马荣誉学位的信息启示我们,对我国大学来说,最好的反思方式就是从拒绝向权力献媚开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