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小摊贩摆卖马路 |
分类: 伦理考量 |
作为“市长接听日”的倡导者和带头实施者,广州市市长张广宁第三次来到12345市长热线接听了群众来电。他说,关于小摊贩摆卖,我们有个新的思路,最好能够弄个马路,让他们摆卖,赚点小钱。作为一个城市,应该是有序管理,乱摆乱卖肯定是不行的。(《南方都市报》8月24日)
小摊贩摆卖,看似一个小问题,实质上则是关系到城市和谐、社会和谐的大问题。客观地说,我们在小摊贩管理上,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广州市市长张广宁的提议,是有别于以往的管理思维模式的,也让我们看到了管理者为达到城市和谐而努力的愿景。
事实上,这种管理思维在国外城市管理中是普遍存在的。据报道,在国外,很多大城市,到了周六周日,在许多大街上,对小商贩都完全处于不管制的状态。有“欧洲之都”之誉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申请执照比较简单,只要向联邦政府出示身份证,以及当地政府相关证明文件即可,批准过程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小商贩们缴纳的税收、管理费很低,比固定商店少得多;在市区街道的流动商贩,可以在规定的街道范围内流动;对无照商贩的处罚相当宽容,许多时候只是警告。正因为如此,在我们城市中发生的暴力抗法程度越来越激烈,场面越来越触目惊心,城管野蛮执法愈演愈烈,也遭受越来越多人痛恨的现象,在他们那里并不存在。
美国城市社会学家R"E"帕克曾说过,城市决不仅仅是许多单个人的集合体,也不单单是各种社会设施,诸如街道、建筑物、电灯、电车、电话等的聚合体;城市也不只是各种服务部门和管理机构,如法庭、医院、学校、警察和各种民政机构人员等的简单聚集。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城市最根本的内涵是城市要符合人性化生存与发展,具有人文特色和人文精神。资本的涌入、GDP的增加可以造就城市一时的发展,但难以形成城市持续发展的源泉,更难以形成城市的人文特色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文化的核心,在以城市为载体的空间范围内,人文精神又集中体现为城市精神。小摊贩摆卖的理性处理,就意味着城市人文特色和精神的形成。
政府的责任和使命不独在孜孜于某个群体的利益寻求,而更应该追寻当代社会的治理满意度。政府的一切管理活动必须以公众利益、公众需求为出发点,真正贯彻以民为本原则。服务型政府不再是凌驾于公民之上的官僚,而是为公众服务的仆人。这种管理思想反映在城市管理中,就意味着政府和官员不再是位居于庙堂之上、依靠权力控制相对人的管理者,而是与相对人平等沟通、相互尊重并为之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者。广州小摊贩摆卖理性处理的细节正说明了这点。
广州正在研究疏堵结合的办法,引导各区开辟一些区域给小摊贩经营,合理解决目前突出的乱摆卖现象,给了我们诸多启发。笔者以为,从广州小摊贩摆卖理性处理的细节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和谐、社会和谐的原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