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古的笔记
老古的笔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138
  • 关注人气:1,3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2018-06-20 13:17:39)
标签:

龙门寺

摩崖造像

文物

石刻

佛像

分类: 眉山文旅
龙门寺造像(龙门寺山门、题刻及李密桥)

    名称:龙门寺造像(龙门寺山门、题刻及李密桥)
    类别:石窟寺及石刻
    年代:唐、明
    地址:彭山区保胜乡龙安村
    级别:市保(眉山市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彭山区保胜乡龙安村,有一座始建于唐朝的寺庙,叫做龙门寺。
    龙门寺初建于唐朝贞观年间(627—649年),宋代达到鼎盛,元、明时期遭兵乱倾废。清代,在地方信士的大力支持下,寺僧将龙门寺修旧复兴,使之成为彭山、眉山、新津临济宏伟的中心道场,盛况空前。当时,大小殿宇七重,气势磅礴,僧人过百,法务兴隆。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遭到严重破坏,僧人被遣散,佛像遭毁坏,寺庙也被改为小学校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校迁建。
    现今,龙门寺尚保留有唐代摩崖造像、明代三拱石桥、清代修筑的山门天王殿以及两棵桢楠树。
    龙门寺的唐代摩崖造像有10龛,共计佛像60多尊。1984年,龙门寺摩崖造像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2月,龙门寺造像(龙门寺山门、题刻及李密桥)被眉山市政府公布为眉山市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唐时,造像为露天摩崖,在22米长的岩壁上依山而刻,千百年来受风雨侵蚀,逐年风化。为保护这些石刻造像,1994年初,寺僧及众居士多方募集资金,在摩崖造像处建起了一座约为350平方米的大殿,并作十八尊罗汉造像壁画,这便是现在的大佛宝殿。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10龛造像中,第四龛做大。这是长方形平顶敞口龛,内刻一释迦牟尼佛坐像,通高5.85米,胸宽2.65米。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这尊迦牟尼佛着双领下垂佛衣,斜披袈裟,袒胸束腰,左手抚于膝,右臂上举,赤足。“文革”期间大佛除右手被破坏及面部稍有毁坏外,其他均完好。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释迦牟尼佛左右,还有数龛小的造像,每龛龛形大小、造像多少不等。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第四龛右侧,为长方形平顶敞口龛,内刻五菩萨,像高1.63米,均为立雕。正中者刻宝珠形头光,身着左旋通肩纱衣,腰束带,下着长裙,衣纹流畅,体态潇洒。左右两菩萨,身着圆领通肩纱衣,腰系带,饰华丽璎珞,长裙曳地。此龛被选入《中国石窟艺术》(海外版)。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第四龛左侧,有一天然形成的石洞。洞口约30公分,其洞幽深,洞内四壁呈鳞甲状,十分奇特。据说二里开外的某村一处烧火,烟却从这洞口冒出来。当地传说,这是上古时一条龙的栖居处,故名“龙洞”。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其它造像,均分布在大佛造像龛两边。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大佛造像左右两边,各刻有一座舍利塔。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这是大佛宝殿左右两侧壁上的十八罗汉壁画。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大佛宝殿前,竖立有道光圣旨石碑,并有李密像。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据说,龙门寺寺外原是西晋文学家李密故宅的荷塘,荷塘上还有一座三孔古石桥。龙门寺虽是李密的故居,但李密于晋太康八年(287年)逝世后,却是葬于今天彭山区凤鸣镇的龙门桥村,可惜的是李密墓在1965年改土中被毁去。现在,这里辟建起了孝文化石刻长廊。
彭山龙门寺摩崖造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