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眉山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其中,2001年6月25日公布的第五批“国保”1处(江口崖墓),2006年5月25日公布的第六批“国保”5处(三苏祠、眉山报恩寺、双堡牌坊、瑞峰崖墓群、牛角寨石窟,此外,公布江渎崖墓归入江口崖墓),2013年5月3日正式对外公布的第七批“国保”7处(丹棱白塔、仁寿甘泉寺、丹棱郑山—刘嘴摩崖造像、仁寿能仁寺摩崖造像、青神中岩寺摩崖造像、仁寿冒水村摩崖造像、洪雅曾家园)。
| 眉山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计13处) | 
| 序号 | 名称 | 类别 | 时代 | 地址 | 批次 | 
| 1 | 江口崖墓 | 古墓葬 | 汉 | 彭山县 | 第五批 | 
| 2 | 瑞峰崖墓群 | 古墓葬 | 汉 | 青神县 | 第六批 | 
| 3 | 眉山报恩寺 | 古建筑 | 元至清 | 东坡区 | 
| 4 | 三苏祠 | 古建筑 | 清 | 东坡区 | 
| 5 | 双堡牌坊 | 古建筑 | 清 | 仁寿县 | 
| 6 | 牛角寨石窟 | 石窟寺及石刻 | 唐 | 仁寿县 | 
|  | 江渎崖墓(归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口崖墓) | 古墓葬 | 汉 | 彭山县 | 
| 7 | 丹棱白塔 | 古建筑 | 宋 | 丹棱县 | 第七批 | 
| 8 | 仁寿甘泉寺 | 古建筑 | 明至清 | 仁寿县 | 
| 9 | 丹棱郑山、刘嘴摩崖造像 | 石窟寺及石刻 | 唐 | 丹棱县 | 
| 10 | 仁寿能仁寺摩崖造像 | 石窟寺及石刻 | 唐至宋 | 仁寿县 | 
| 11 | 青神中岩寺摩崖造像 | 石窟寺及石刻 | 唐至清 | 青神县 | 
| 12 | 仁寿冒水村摩崖造像 | 石窟寺及石刻 | 宋至清 | 仁寿县 | 
| 13 | 洪雅曾家园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1937年 | 洪雅县 | 
   
这13处“国保”,在前面的博文中,均已做过介绍,今天介绍归入江口崖墓的江渎崖墓。
   
江渎崖墓之所以被归入江口崖墓,不仅两处地理位置相邻,更主要的是这两处崖墓在年代、形制等方面也基本相同。据了解,彭山县仅沿岷江两岸就有这样的崖墓近三千座。

   
江渎崖墓位于彭山县城东北10公里的江渎乡,这里距江口镇仅六七公里。在该乡府河两岸,共有崖墓218座。其中,在牧马山上的清凉村有30座,在龙泉山脉的正华、青竹、歇马三个村有178座,其它村零星分散有10座。
   
上周末,随两个朋友一道去到江渎,本想实地去参加一下,可到了江渎,什么也没看到。向彭山县委宣传部的朋友一打听,才得知这些崖墓均还埋在地下,只是当时该县文管所在进行文物调查时曾挖开几座墓穴来查看过。查看之后,也复埋了。下图是正华村龙岗子重点保护区外景。

   
失望归来,只得将网络上的相关信息、图片做个简单整理介绍。下面的图片均来自彭山县贴吧。
   
如江口崖墓一样,江渎乡境内的崖墓也是依山凿穴而成,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规模大小随墓主之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而异。下图是正华村甑子浩重点保护区外景。

   
这些崖墓墓道长度不一,有的长达20米以上。道旁铺设陶制承插式排水管道,保存完好,有小巷深院之势。
   
墓门与今农村民房“龙门”相似,也有似飞檐、斗拱、双阙、花卉,俨然若官府大门墓室一般。下图是一天井墓墓口。

   
墓室或似船形,或似竖穴土洞,还有的把砖室与岩室合成一体。
   
崖墓内设有主室和侧室,按前堂后寝,左右厢房布局。设有厅、堂、内室、套间,辅以柱、窗、厨房、灶台、壁厨等。有的崖墓形制特殊,在墓室中凿造天井,类似今四合院。这是歇马村神仓寺崖墓内左侧佛像。

   
江渎崖墓的雕刻,取材多样,内容丰富,繁简相间,技法齐备,造形古朴生动。这些雕刻多属神话宗教类,雕刻图像或似人六博,或似人跨鹿,或似人乘龙;还有西王母戴玉胜图、老子像和佛像等;也有祥瑞类雕刻如“福”、“寿”文字和龙虎戏壁、跪羊、游鱼、蹲熊、天鹿、朱雀、莲花、仙草、柿蒂等图像。此外,还有一些展示汉代生活图景的雕刻,如房舍、飞檐、斗拱、双阙、门卒、武士乘车出行、听琴、厨、犬等。这是歇马村神仓寺崖墓内右侧佛像。

   
据了解,1942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曾在此发掘,认为它是研究东汉时期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风俗民情等不可缺少的实物资料,也是我国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下图是神仓寺崖墓门侧佛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