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国荣
黄国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3,096
  • 关注人气:1,2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有遗憾无法弥补

(2011-11-01 11:07:03)
标签:

伦理

儿女责任

分类: 谈天说地

 

    莫有遗憾无法弥补

 

人一生难免会有遗憾,有些遗憾是可以弥补的,比如做事、处世、交友、乃至婚姻,这些事情上因失误而造成遗憾,可以吸取教训,可以补救改进;有一种遗憾却无法弥补,那就是对父母的孝敬,那怕一次偶然粗心所造成的遗憾,可能终生悔恨而没法弥补。

最近手机报道,网上一则“感恩父母视频”备受网友关注,传遍各大网站,不少网友看后泪如雨下,后悔自己不够尽孝。第十期《小说选刊》上我又读到肖复兴的中篇《丽人行》,写的是女儿可秋在“文革”那个狂热的年代,为表现自己的“革命立场”朝父亲额头抽了“一板儿带”,父女和姐妹间为此纠结了一辈子。这不由得让我想起自己对母亲一直梗阻在心的遗憾。

二OOO年初,上帝扔给我一个最不愿意接受的现实,母亲检查出肺癌,而且已是晚期,医生说生命最多维持四五个月,这消息对我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棍,接完四弟的电话我急得满头冒汗,半天没能说一句话。我在心里责问老天爷,我这么好的母亲怎么会得这种病?当时我跺着脚悔恨,陈冬里母亲感冒咳嗽,我怎么没想到给她拍片检查呢?两个弟弟长年在外省跑业务,弟媳来电话说母亲感冒,咳嗽得喘不过气来。我只是让她们立即送医院住院,结果母亲不愿意住,配了药就回家到合作医疗卫生室输液,三四天就好了。结果几个月后就检查出这种病,那次咳嗽实际是病变的反应,我竟没想要给母亲检查身体,这是遗憾之一。

尽全力给母亲治病没有问题,可怎么治呢?当时美国医学专家还没有发表“全世界治疗癌症犯了战略性错误――用治疗急性病的方法治疗慢性病,反加剧病情恶化”的观点,但我十分坚定地主张一是对母亲保密,二是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不连续化疗。我让弟弟寄来市人民医院的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专门到三O一总医院找专家咨询,专家肯定诊断结果,也同意治疗方案,劝我不要让老人来北京治疗,化疗的药全世界都差不多。这样就确定了间隔化疗,长期吃中药的治疗方案。我特意请黄传贵亲自开了首付黄氏抗癌粉,一直不中断。事实证明这个治疗方案是正确的,我们让母亲活了两年,两年中只化疗四次,其余一直吃中药,直到母亲离去,她没有经受一点痛苦。

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我不想再瞒母亲,告诉了她得的是什么病。母亲跟我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让我遗憾一辈子。母亲跟我说,人家说北京能治好这个病。我一时无言以对,原来她已经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她希望能到北京去治疗,但她一直没说。为这,我和妻子一直心情沉重。

二OO二年二月七日傍晚七点零八分,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我再也见不到用血和汗养育我们七个儿女的娘。母亲走了,但她那句话至今一直灸着我的心。尽管我知道即使接母亲到北京治疗也冶不好这病,但我和大哥都在北京,完全有条件让母亲来北京治疗一段时间,我们却没有征求母亲的意见,了却她的心愿。我妻子总说,不管来北京治好治不好,我们尽了心,母亲如了愿,我们就不会有遗憾。

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我在病床前陪了她十八天,这是我当兵三十四年中与母亲在一起最长的日子,也是叫娘最多的日子。那一声声含泪的娘里,饱含着我的悔恨,我无力让她活过八十,没能给她做八十大寿。假如那年冬天感冒咳嗽认真做拍片检查,也许就能早发现病变,母亲就可能活过八十。假如我接母亲到北京治疗,母亲即使离去,也不会心存不如愿的遗憾。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心里那痛苦没法言说,它让我一辈子愧对母亲。

最近我还看到一则报道,河北一位四岁幼儿全身长黑志,有患癌隐患,孩子的母亲郭立青为儿子捐出了2000多平方厘米的皮肤给儿子换皮,她说只要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的孩子,割光她全身的皮她都不怕。这就是母爱,母亲对儿女的奉献是无私的、全心全意的、毫无保留的、也是不求回报的。可我们做儿女的对父母又怎样呢?也能这样无私吗?也能这样全心全意吗?也能这样毫无保留吗?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两位可怜的老人。在我们中关村南大街国家气象局前面的过街天桥上,有一位衣着还干净的老大爷天天坐桥上默默地向过往的人行乞,桥底下路边还有一位同样衣着还算干净的老大娘也天天坐地上默默地向过往的人行乞。有天晚饭后我和妻子散步,迎面见那位老大爷和老大娘背着一个小行李卷相携着朝北走来,原来他们是老两口。我忍不住迎上前去跟他们聊起来,问他们有没有儿女,为什么要到北京来过这种乞讨生活。老人是河南人,他们有两个儿子,但两个儿子自己生活困难,都不赡养他们。我劝他们回老家,他们养了儿子的小,儿子就有责任养他们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两个儿子要不管他们死活,他们可以找政府。只要两个儿子有吃的,就应该有他们吃的,吃汤吃水一家应该过在一起,这样流浪街头生老病死谁负责。两年过去了,我再没见到过这两位老人,也不知他们是回了老家,还是转移了行乞的地方,他们背着小行李卷流落街头的身影一直留在我记忆之中。

我不禁要问这两个儿子,难道你们不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现在再困难,能比父母当初抚养你们的时候还困难?父母要是也像你们这样只顾自己不管你们死活,能有今天的你们吗?谁都有老的时候,当你们年老的时候,儿女也像你们对待父母这样对待你们,你们会是什么感受?别再傻了,快尽一点自己的责任吧,别让遗憾无法弥补,那时就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底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