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命 |
像是在夜晚,周围一片昏暗。但即使在昏暗中,我仍然能够看到很多人,像集市上的人那么多,涌向昏暗中的一座山。人群中有一个是我的亲戚,我有点好奇,他们要去那座山做什么?我不由自主跟随他们走。
但我没走几步,隐约的恐惧让我转身掉头,与人群相反方向往回走。那座山是死亡,我的意识瞬间了悟。我不想死,我不要死,我的恐惧变得强烈,加快了脚步。与我擦肩而过的人,我特意观察他们,他们的脸庞隐匿在黑暗中,他们不像实体。我惊恐地走开几步,不想与他们迎面,我不要靠近他们。
奔向死亡的人没有悲伤,没有欣喜,几乎没有感情。就像早上上班,下午下班,就像搬运食物的蚂蚁,就像去超市买东西。
我每天都这样看到人们,包括我自己,也隐匿在这样的人群中。我们面无表情,做着惯性的事,平常的事,理所当然的事。
我在梦里也没有悲伤,死不是可以让人悲伤的事。
昨晚在床上,想着一件悲伤的事,我流出了眼泪。我想起人们就像赶集一样奔向死亡的这个梦,我的悲伤没有了。在死亡面前,有什么是值得悲伤的呢?如果在下一刻就要死去,这一刻的得失计较、爱恨情仇,有什么意义呢?
死消除一切。
在广州的时候,有一位同事说起他十岁左右的儿子看改编的西游记,读到孙悟空死了,想到自己也会死,伤心地哭,怎么劝都劝不止,而且不知道该怎么劝。同事抱怨编书的人不该这么瞎改编,超出儿童的心智和接受能力。
我深被这位孩子的早慧震撼。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会直接告诉他:死亡没有好也没有不好,就像早上吃饭,就像每天上学,就像看书一样平常。接着我要我的孩子在半小时内用心堆出他能堆出的最棒的积木,半小时到后我会命令让他停下来,让他看自己的成果,评价自己的成果,告诉他:生命就是你堆的积木,死亡就是半小时的期限到了。
凡事都有期,这没什么可悲伤的,反而对此保持警觉才最好。因为你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你只能做有限的事,如此你会知道选择做什么,选择不做什么;而你选择的事情要在有限的时间完成,要做得漂亮、让人满意,如此你会知道要如何行动最有效率,最富美感。
如此,当你知道凡事都有期限,生命有一个期限,每天的生活就不该那么漫不经心、理所当然,仿佛你是不死的,仿佛你有永恒的时间挥霍。
死不唤起人的悲伤,看清了死亡面孔的人,明白死亡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但它又像暗夜的恶梦,惊醒一个人漫不经心的生命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