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马航的事情牵动了太多人的神经,让国际社会也为之揪心。我们还是期待着有好消息,让奇迹能发生。但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南海尽管不是太平洋和大西洋那么的宽阔无尽,但也存在不少航空盲区和雷达侦测的断点地带,不然至今也不至于不知道MH370究竟在哪里?同样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控机制和应对策略,航班失联很久了,各类的救援舰机才姗姗来迟。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亚太地区大国,南海利益的攸关者,南海九段线内岛礁的实际拥有者,很有必要率先建立“南海航空识别区”,并与周边国家共享南海及其附近海域的空管资源和应急机制。
如今,中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在南海相关海域打造基于多维一体化的“南海航空识别区”,在中国管控的岛礁上建立“航空识别站”,采用“接力”方式,从中国的三亚、西沙群岛一直覆盖到南海的最南端,并可对南海的延伸海域一并给予航空识别。中国建立的“南海航空识别区”,可以实现与原有的空中信息情报飞行区资源完全信息共享,可有效保障包括民航客机在内的飞行器安全。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需要建立基于“南海航空识别区”的应急救援体系,包括在南海关键岛礁和可移动平台上建立连续观通系统。如在中国管控的南海岛礁上建立码头和机场,如尽快将包括航母在内的中国海军和海警的大型水面船只在南海长期部署。只有做到这样,让“航空识别”与“多元应急救援”方式充分结合,才能将南海打造成为民用飞行器的安全之海、放心之海。就算出现民用航空器出现任何问题,皆可应急处置。加之建立较大型的航空机场,如采用浮岛式航母,就可作为各类飞行器的备用临时机场。
同时,中国应该加大投入,在目前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可对航空和航海类两类目标的综合救援能力建设。毕竟海洋救援要多于航空救援,如果能让建立起来的综合体系更多服务于南海沿岸国和实际通行国,将是中国为南海和平、稳定所做的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