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石原慎太郎式的人
(2012-07-29 11:25:03)
标签:
杂谈 |
分类: 军事科技 |
石原慎太郎,已经年过八十,用中国话讲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其维护日本国家利益的决心可谓“死不瞑目”,所以不希望看到“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剧,在他有生之年解决这些问题是他矢志不渝的目标。
我们知道石原是典型的知华派和极端反华派,更是日本国内的极端右翼人士和右翼领袖之一,他的儿子小石原也同样是反华派,并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石原慎太郎知道中国多是“和为贵”,于是就抓住中国的弱点不断挑衅中国的底线;石原也知道日本政府对待中国软弱,不敢得罪中国,希望委曲求全,于是就抓住日本民意“逼宫”,让日本政府不得不表态支持其计划和未来主张,换句话讲,石原看似绑架了日本政府,其实是暗合了日本政府的政治诉求,就要将中国问题复杂化,中日关系敏感化。
这个老头介入官民之间,游刃有余,一会是个演讲者,一会是个官儿,一会是一个慈善家,一会又是一个爱国者,其煽动性强大可见一斑。他敢于说政府不愿意说,但希望表达的意思,他十分理解政府的苦衷,所以总是大胆的走在前端,让政府有一种被迫的“安全感”,不是我们日本政府不想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主要是石原领导的民间力量不允许我们不强硬。于是石原买岛成为了政府买岛,石原强硬成为了政府强硬,石原的想法成为了政府的理想。就算是石原倒下了,日本政府的想法也变成了现实,死可瞑目了。
中国需要石原慎太郎式的人物,其目的有三。
一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石原式的中国人物能领航民意对抗日本等国家的反华民意,可谓与政府琴瑟和谐之举,不需要时时刻刻都由中国政府出面与国外各界来“斗法”,自降身价。
二是政府无论如何都是有苦衷的,因此由石原式的中国人物起来替中国政府说话,不仅仅是对等,更是能让中国政府在处理外交等事物上更加进退有余,游刃有余。
三是中华民族传统就是一个“爱国”的民族,抵御外来入侵一直是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事迹广为传颂,因此,这个民意领袖的出现必将让外来侵略势力看到中国强大民意不可欺,要知道民意诉求往往比千军万马更可怕,尤其是西方国家对此更是很小心。
中国需要石原慎太郎式的人物,这类人不是给政府添乱,更多是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安心石,这个桥梁需要社会人物来搭建,而不能仅仅依托于政府这个唯一的平台。
宋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