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常兼备、攻防结合”制衡南海诸国潜艇
(2009-09-30 22:25:59)
标签:
军事 |
从南海四国已经服役或即将服役的潜艇性能分析,其军事目的十分明显,即宣誓南海主权存在,争夺南海海洋权益,控制南海咽喉水道,配合西方世界遏制中国在南海的扩张和主权要求。这一些军事部署无疑会对打破南海军事平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中国维护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带来了的不小的麻烦,并对中国十分依赖的能源交通枢纽带来巨大的风险,也是对我们南海舰队在可能的未来战争中的反潜能力带来巨大的军事考验,并实质性威胁到了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实际存在,毕竟反潜技术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军事强国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并希望有所突破的重点军事技术领域。
针对南海各国竞相采购潜艇装备,意图通过强化水下兵力实现控制南海关键航道和海峡,维护各自在南海的利益,甚至掠夺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资源,中国多年以来一直在强化原本比较“弱小”的南海舰队实力,尤其是强化南海舰队包括潜艇和区域防空舰只的配属。与南海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南海部署的潜艇具有更为优良的技术性能,概括起来就是“核常兼备、攻防结合”。
所谓“核常兼备”是中国南海舰队的一大特色,也是南海其他国家完全不具备的优势,包括国产新型核潜艇和国产新型常规潜艇的前后服役,并采用多种武器方式选择(潜射导弹、鱼雷、水雷等)极大增强了中国海军在南海的水下打击能力。另外,由于采用了核动力和AIP技术,潜艇的布防和潜伏能力很强,这是其他南海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包括美国、印度在海洋大国所忌惮的一支水下力量。此外,与南海国家相比,中国在南海部署的潜艇数量也远超其他国家,可以做到“以潜制潜”,并具备很强的军事优势。
所谓“攻防结合”是指不仅仅具备“攻”的优势,更要具备“防守”的能力。中国南海潜艇部队除了力行“以潜制潜”的战略战术原则之外,也大力加强了对水下兵力侦测和打击的能力,包括最新型水面舰艇都具备升级版的反潜侦测和打击能力,另外,新近列装并形成战斗力的国产新型猎潜艇也是南海其他国家潜艇部队的克星。
因此,强化“核常兼备、攻防结合”能力的建设将是中国海军长期需要秉承的技术路线,也是切实维护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并做好打赢可能的未来南海冲突不可或缺的战略考虑。
(胡参谋长/“中华鹰才智库”军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