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阅读文字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学选刊 |
分类: 散文 |
http://s1/mw690/49b71e7fgcec27dd7efc0&690
整理房间,翻出了一本在大学时买的杂志《文学选刊》,随便阅览下,发现没有多少熟悉的内容,对我来说,这似乎是一本新书。相信很多人都有我类似的感觉,一些书我们以前看过,阅读的当下似乎感悟很多,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似乎印象就模糊起来,最后就产生了这种好象从来都没看过的感觉。是书的内容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是随着时间我们对内容的记忆变淡?我们看过很多书,很多文章,但最后为我们所记住的并没有多少,所以我很钦佩那些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的人,在他们的话语言辞里,信手拈来便是古诗词,名家名言,典故谚语和名著里的段落篇幅,让你感觉他们不是在看书而是在背书。相反,对于文字创作者,如果在文章中用太多的文字来引经据典,我倒不是很欣赏。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看一些有自己独到见解和观点的杂文或者是评述性的文字,如果文章中引用的文字太多,则实在是扫兴的很。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并且常常以此来勉励自己多读些书,看些字。但看过的书就能深刻在我们的记忆中,进入我们的思想,将我们塑造成有底蕴和独特气质的人吗?曾经也和朋友谈论过这个问题,如果看过的书到后来都忘记了,那不就等于没看,既然如此,又何必花时间去看呢?但有些知识或者某些经历,看似没有用,其实它对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就好比有些人认为读大学什么有用的知识和技能都没学到,感觉是白白浪费了四年时光,但如果你观察,其实多数情况下,一个读过大学的人和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人,他们散发出的气质以及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一个人的气质和底蕴是来自他的个人修养、经历和学识,我不是一个学历论者,此处只是陈述一个观点,没有任何偏见的意思,相反,我个人特别钦佩那些没有学历却在社会上奋斗的很成功的人)阅读其实也是一种经历,或者可以算的上一个人的阅历,有些书,有些文字,有些段落,我们看过后,忘记了,这就象我们成长的过程,我们现在记忆深刻的也许只是某些特殊的时刻,而大部分的日子都在记忆里变的模糊,但难道就因为此,我们就可以说那些琐碎的日子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吗?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现在已经被我们忘记和忽视的琐碎经历才让我们成长成熟为今天的自己,拥有今天所具备的思想、态度、选择、方向和观念。
如果把阅读文字也看作一种生活的经历,或许你不用再过多地关注它有用与否,这些看过的文字不一定能转化成知识或观点指导你的生活,但它会成为你的一部分,让你成为更充实更完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