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尾高忠明执棒  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2012-09-04 11:10:29)
标签:

韩军

摄影

nhk交响乐团

萨萨

尾高忠明

分类: 走进音乐厅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日本著名指挥家尾高忠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指挥家尾高忠明和乐团首先演奏了日本当代著名作曲家武满徹的经典作品《风多么缓慢》。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陈萨与NHK乐团合作演奏了老柴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红衣女郎款款走上舞台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尾高忠明执棒 <wbr> <wbr>NHK交响乐团14年后再访京城

转:N響告诉了我们什么?

不锈钢老许

 

     每年8、9月份来北京的那支乐队会比较幸运,前几年的亚爱,去年的斋藤,今年的NHK都是如此,因为这会儿的北京观众距上一次听“好乐队”都有一阵儿了,今年最近的一个强队是费城交响,那也是整整3个月前的事儿,3个月可以发生很多很多事,北京暴雨、什邡抗议、哈市塌桥、经济破八、A股新低,数不清的强拆,玩不够的车震,说不清的空姐,戴不够的名表,但3个月来,靠谱外团来北京,NHK是第一个,而且还是在中日2国关系最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火药味十足的当口。

于是,我想起的是那支冷战时期访问欧洲的列宁格勒爱乐,穆拉文斯基和他的亲兵哪是去演奏,简直就是去战斗,伦敦的肖八,胜似向西方喊话,俄罗斯有多牛逼,苏维埃有多靠谱。可惜,日本没肖斯塔科维奇,但有武满彻。其实我特别想听一个日本乐队的日本作品专场,从黛敏郎、团伊、武满、池边,把现在的细川也可以捎上,要是演个坂本龙一、久石让,我也一点不反对。

去年小泽的斋藤之后,武满彻的又一次上了曲目单一点不意外,演奏《风多么和缓》时的NHK是虔诚的,不仅虔诚,而且有灵感,不仅有灵感,而且有素质,武满彻大部分东西都太适合日本乐队了,温温的,柔柔的,绵绵的,在一个很小的幅度里有多个音响层次,色彩层次,但无论如何流转变化,整个乐队底色都纯净无暇,一尘不染。我注意过,很多乐队搞现代作品演高泛音铺底的时候,弓速、弓法都不那么讲究统一,但NHK的弦乐即便演这些地方也极端讲究,声音凝聚而有穿透力,钻心滴干活。

柴一,陈萨似有备而来,其演奏集电光火石之势,极尽浪漫,富于幻想,可贵的是她自始至终都没有失控的痕迹,在漫长第一乐章没有困死在某一结构里,该战斗战斗,该抒情抒情,该幻想幻想,该个个人化时个人化,该从善如流时从善如流。相形之下,NHK交响虽然一定程度的暴露了上佳的素养,但尾高忠明和乐队把“安全生产”放在了首尾,任凭陈萨以热情的演奏掀起其情感的波澜,日本音乐家们却始终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既恭敬又谦卑,让期待中的化学反应最终没有出现。不过别忘了,乐队和陈萨只有一次排练,这样的完成度已经相当了得。

半场过后,传说中的N響开始觉醒,在那耳熟生茧的老柴“第五”里,NHK的表现堪称演奏技巧与音乐意识的上佳结合,哪怕管乐水平有所瑕疵,但整体的融合度与协调性已足够令绝大部分我朝乐团望其项背。这乐队乐手素养好就好在,不论你是在在一个从属和弦里,还是做显著旋律的时,各个声部都及其恰当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迅速作出角色的转换,而柴五相较于柴四从音响上进步就在于这种面化的丰富度和频繁度上,这个就极端需要乐手有这样的能力,而且他们的弦乐在某些一拍、两拍极短Crescendo中可以十分敏捷地完成规定动作,然后迅速进入下一个表情,这种敏锐性绝对是个人素质+长久积累的结果。

至于尾高忠明的处理,他走了一个平衡路线,没有泛滥式的浪漫,理性而不缺乏音乐趣味,特别是两个中间乐章。如果非要挑点毛病的话,他的第一乐章确实太过清晰,不是节拍和速度,而是音响塑造,把需要混沌和暧昧的地方收掉,淡化了弥漫感,在这个层面上,姐夫对于老柴乐谱里蕴含的音响想象力就丰富多了,他能在这个乐章制造一种奇妙的悬浮感,和宽广的纵深感,但NHK的是直截了当的,问句答句见没有等待,很模式化,至少第一乐章如此。

另外,终曲演得当然十分潇洒彪悍,铿锵而明朗,犹如军乐(让我想起了蒂勒曼的马勒。。。。),力度间的分明度清晰到让人发指的程度,十分块状化(还是德国作品好吧),但让这个乐章就不是那种歌唱性的舞蹈音乐了。Andante变Allegro vivace,乐队依旧精确无比,变拍时清晰异常。凌厉的sff汗fff没有以牺牲音响的美感作代价,富于层次和涵养,当那令人赞叹的弦乐声部接管舞台后,其整齐度、敏锐性和充沛的乐感带来的是难忘的感官刺激。

其实最最最想听的,还是NHK演的德国作品,他们和Suitner、Sawallsich的贝多芬,Matacic的布鲁克纳、瓦格纳,Kagel的勃拉姆斯都是上乘之作,没想到加演来的是巴赫《G弦上咏叹调》。而那种气度,那种格调,能够让你感受到日本人的长久以来的生活背景和精神状态,能看到这些音乐家是穿着小制服上学,吃着面包牛奶长高,伴着留声机长大的经历,是一个长期西化国家的写照。

很多时候,差距这个东西,不像是中国男篮被五场横扫时暴露的那样明显,但并不等于差距不存在。眼前的NHK必须不是最好的NHK,也许只有昔日Matacic、Suitner、Previn、Sawallisch等一票大师棒下的NHK,才是最好的NHK,但眼前的这只N响却绝对是日本古典音乐文化战后六十年来不间断发展的成果体现。这一成果令人信服,叫人艳羡,因为它绝然不只是单一个音乐领域发展造成的。

日本战后经济腾飞用了30年,之后成为世界老2,日本足球用了差不多20年,成为世界十六强(一次前八),而日本的乐团用了60年,也只是成为亚洲老大。可见,艺术文化的发展,是最缓慢,最艰辛,最需要耐性的。对于同样是古典音乐后发国家的我们来说,比肩欧美强队基本扯淡,赶超日本却是个很现实的课题。

当然,像咱这样的一个问题成堆的国家(暴雨、抗议、塌桥、破八、新低,强拆,车震,空姐,名表),这样一个土鳖国家(连放个3D泰坦尼克都要和谐镜头),能把交响乐搞成现在这样,已经够他妈的不容易了(而且仍然有一批励志做得更好的人)。所以我想说,国内的乐团们,既不必妄自菲薄,更没妄自尊大的道理,差距是全方位的,交响乐只是个小小小小小的缩影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