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聪纪念海顿200年独奏音乐会(剧照)

(2009-05-03 22:22:35)
标签:

钢琴家

海顿

韩军

剧照

摄影

旅游

文化

艺术赏析

音乐大师

傅聪

分类: 走近音乐大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钢琴大师傅聪在中山音乐堂排练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钢琴大师傅聪在中山音乐堂排练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钢琴大师傅聪在中山音乐堂排练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4.钢琴大师傅聪在中山音乐堂排练时

傅聪纪念海顿200年独奏音乐会(剧照)

p5.钢琴大师傅聪在中山音乐堂排练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6.钢琴大师傅聪在中山音乐堂排练时

 

     今晚的音乐会,傅聪将带来海顿《D大调奏鸣曲》、《b小调奏鸣曲》、《降E大调奏鸣曲》、《f小调变奏曲》、《C大调奏鸣曲》等。

    在过去很长一段岁月当中,海顿的钢琴奏鸣曲一直被埋没在贝多芬、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耀眼的光辉之下,而不被人们所重视。但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开始发掘海顿钢琴独奏作品中那些难能可贵的音乐理念和激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钢琴演奏家们开始重新演奏海顿,傅聪也重新赋予了这些作品以不同一般的生命力。
    海顿的作品以匀称丰美著称,音乐结构严谨、节奏富于活力,而旋律之间也不乏幽默感。而傅聪的演奏以对音乐的处理精致和美妙闻名,音乐的连贯性和色彩的细微对比显示了他对作品独特的理解,其学养之高,远非一般钢琴家可比。这从他的琴声里可以充分体味出来,他追求的是忠于原谱基础上的境界升华。
    傅聪曾经说过:“我很惭愧,直到70岁才开始喜欢起海顿的音乐。以前忽略了海顿很多年,直到我在上海音乐学院教课的时候,有个学生弹奏了一支海顿的曲目给我听,才发觉他的音乐是如此美妙。音乐家里恐怕没有人比海顿更懂得幽默,莫扎特的幽默是笑中含泪的,而海顿是真正的幽默。”
    熟悉海顿奏鸣曲的朋友知道,海顿短小乐句的变化往往出人意料,和声也不循规蹈矩,往往会突然停下,吐露出一个极其深情的长线条乐句,就像一个你熟悉的老朋友,表面有些精灵古怪,不谙世故,却忽然敞开心扉,倾诉真言。傅聪的海顿奏鸣曲速度处理不追求太大的对比,不像很多钢琴家把末乐章弹得极快,像珠落玉盘似的炫技曲,他弹得很稳定,慢板也没有浪漫式的拖沓,使得整个奏鸣曲处于统一的脉动之中。
    虽然有业界评论傅聪已被时下媒体包装为一个文化偶像,当人们还在捧读《傅雷家书》的时候,傅聪却已渐行渐远,自成一“家”。事实上,傅聪从来没有远离他的音乐世界。傅雷要求儿子:“先做人,后做艺术家,……最后是钢琴家”,他希望傅聪成为一位“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而今时今日我们看到75岁高龄的傅聪,的确已体现了家书所言的精神,不负父亲当年的期望——他的思想境界如此成熟丰沛,而艺术生命却是年轻而富朝气。
    在听众眼里,身形不再翩翩,手指不再灵动,已逾古稀之年的傅聪,仿佛已在岁月的长河中定格。我们愿意相信,艺术之相通永远是不变的真理。傅雷是用他的笔,在字里行间弹奏他的琴;而傅聪则是用他的手指,在跳跃的音符之间,寻找他的价值。走笔、弹指、动心之间,已经把最精致、最富有艺术气息的时光裁剪下来,精雕细琢,呈现到我们每个人面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