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了好声音,跟朋友一起吐完槽说晚安,然后在雨声里睡下。雨下得真是大呀,短暂而暴力。雷声雨声呼噜声,声声入耳。真想再吐一下槽,本着半夜里不扰人的原则还是自己一个人听雨。
不愁夜不愁晏只愁天亮,早晨还是不约而至。关于孙仲旭因抑郁而离世的消息也不约而至。从未谋面,却熟悉得跟老友一样。在天天写博客的年代,隔三差五去看他的博客。喜欢他的看书摘记,喜欢他看过电影记下的碎片感受,喜欢他在吃饭的时候拍下的饭点和地点,就是一种很家常很接地气的记录。没有多余的抒情,偶尔记一些他儿子的事。他给自己的身份定义是公司职员,业余译书。他在业余里译了好多书,我买过他的一本《摸彩》,很喜欢作家的风格,我想也应该有他的功劳在。他很勤奋,会把一大串英文单词记在博客上,就像我们小时候语文老师要求摘的好词佳句。
我不是一个勤奋的人,但是在写博客这件事上,也曾经算得上很勤奋。天天记一点自己的零碎琐事。大概因为年轻,觉着所有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觉对自己而言都有着意义。如今懒散得不成样子,偶尔上上自己的博客,却懒散得没有太多兴趣去所有曾经很感兴趣的链接逛一圈。关注孙仲旭,是源于带鱼的推荐,她说她经常上一个叫比目鱼的博客。我去看了一下,比目鱼本人我倒不是很有感觉,他就喜欢写几篇书评。他博客上自动更新的博客链更让我感兴趣,让我也马上链接了他,我熟悉的黄集伟老师、冯唐。。。。许多大腕串在一起。孙仲旭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于我而言从无听闻过。但是看久了,就觉着他的好。有许多大腕是不接地气的,只写正儿八经可以发表的文章,不屑于记录日常的琐碎。这也是陈村创办的“小众菜园”让我留连的原因,可惜也园毁人散了。其实前阵子,比目鱼的博客链接上已经大变样了,孙仲旭的没了,好多都没了。如今只剩下一个熟悉的黄集伟还链着。
不断的遇见,不断的失散,我想这就是人生的经历。
写到这里,我的心已经从最初的震惊中平静了下来。想起昨晚好声音之前看的另一个电视节目《天天向上》,请来了毛阿敏。毛说她会对自己喜欢的演员主动打电话过去,比如于和伟,然后就会保持联络,却从未见过面。我说于和伟,我也喜欢哪。剧组就给了毛一个惊喜,把于请到了现场。
今天跟已在天堂的孙仲旭说一声,我也喜欢过你,喜欢你的文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