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笔会的作业,承蒙青睐,有幸发表。因为难得,所以公示一下。就像白岩松在亚冠决赛那天说的,以后我们冠军拿得多了,也就不要弄得这么隆重了。
挺喜欢。因为发在11期。我喜欢这个11的数字。我后来才想到,题目应该叫《小城无故事》。都说我的作品不像小说,因为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小城无故事》是我的偶像之一何立伟老师早年的作品,曾经很是打动过我。他的小说给我的感觉总是充满诗性。他如今在玩的摄影大多是街拍日常生活系列的黑白片,很是大众的生活在他的镜头里总能看出别样的意味来。瞬间即永恒。相比之下,文字虽是打败时间(冯唐语)和抵抗遗忘的手段之一,影像来得更为真实有力吧。
像我这样一个懒散的人,这年头要不是周围人的鼓劲,说实话对一本正经地写作和发表已经很没有自觉心。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个儿委屈且自以为敏感独特总是有一种情绪要抒发,年纪一长就疲塌了。一则日光底下无新事,失去了文人应有的敏感性。学生物还是什么出生的黄爱东西说,写东西跟人的生理是很有关系的,情绪波动大的人更适合搞文学创作。可要过好家常日子来说,所有的心灵鸡汤都有差不多的修炼目标,那就是尽量平缓情绪波动,少起波澜,所谓的淡定。写作这种东西,不单单写作吧,包括所有文艺创作,私底下觉得是很违和的,你看看大家的命运就能知道。
二则是能力有限。自个儿记点流水账的日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自个儿说了算,爱看不看。要是要公开发表,还要拿点薄酬,那总要有一定的门槛和稍高一点的要求。这就让人有压力。写不出,就像路上堵车一样难受;写出来,又觉得质量不够好。人家说你好,好象有捧场抬举的成分;人家说不好,又觉得很受打击。这样一说,有点儿自己给自己找事吃力不讨好的味道。
本来也是,写作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跟所有事一样。你说,打个麻将有输赢;炒个股票,更是动不动就要套牢。活在这世上,有几件让人称心满意的事呀。这样一想,压力就减轻不少。想写的时候就写点,不想写的时候过过家常日子,也就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