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录:两年聚一回

(2013-07-18 16:05:42)
标签:

杂谈

    近来一直精神不振。不是天热,也无关世事,只是习惯性的间歇性的自闭而已。

    昨天倒是兴奋了一下。早上接到高中周同学的电话,说是马同学从美国回来了,大家聚聚。一开始也反应不过来。按后来周同学在饭桌上的统计,她打了那么多个电话,只有三个同学听出了她的声音。说起来,只在两年前见过她一回,也是在为马同学接风的饭桌上。放下电话,就按捺住一颗频律加快的心,等待晚上的聚会。

    中午照例是顶着个大太阳回家。一个人煮了碗榨面吃,一边吃一边看“中国好声音”的重播。吃完面,碗也懒得洗,待看完“好声音”再说。电话在包里响,我以为是别人家的电话。我一直不熟悉我自己的手机铃声。女儿拿我的手机玩,隔三差五地变换着,我刚刚熟悉又换了花样。电话是裘同学打来的,说和马同学一家在体育馆。我连忙说过来过来。我下来看你们。八卦的周同学在散场回家的路上还说起这事,裘同学怎么会有你的电话。我说是呀。两年前的聚会上,我们应该留过电话号码的,也跟她说起过我家在哪,她说她姐姐家跟我家同一个小区。

    马同学一家四口,带上她妹妹的女儿,裘同学和她那高大的儿子,在一个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夏日午后,就这样光临了我家,走进了我那原生态的家。我手忙脚乱,结果茶也没泡一杯,就由着他们自己找地儿坐下,看电视的看电视,下象棋的下象棋。我们三位女生,坐在餐桌边,聊我们的天。房子呀孩子呀,一聊到一点多钟。孩子们要去体育馆游泳。我也由着她们走了,好象跟天天见面似的,一点多余的客套都没有。

    晚上又是两大桌,两年前也是整整两桌子。周同学召集,商同学埋单。老老师(当年教我们的老师),新老师(在座有好几个同学也做了老师),老同学,小同学(孩子们),白头发,黑头发,时光在这里一锅烩。更好玩的是袁同学(男),说印象中裘同学跟一樊同学同桌。赵同学说我们班没有姓樊的同学。我说那是八班的同学。我和他都是四班的逃跑分子,一起逃到了同一个文科班。我们同学跟官员的任期一样,有三年期的,两年期的,也有一年期的。马同学她老公是同届六班的同学,所以关系更交叉。六班的一女同学拿了六班的同学录过来,我认识,她也是后来的八班同学。

    赵同学说,当年为了找俞同学,拉了同名同姓的人出来(他在电信部门工作,借工作之便利吧),根据年龄一个个排除掉,最后锁定目标找上门去。恰巧俞同学不在,她儿子在,留了电话,才联系上。要是都像我这般被动等待人家召唤型的同学,同学间早就音信全无老死不相往来啦。

    饭后跟上回一样,麻将的麻将,聊天的聊天,阵营明确。我们没跟他们去棋牌室,坐在宾馆大厅里聊天。周同学特好玩,开展了百科全书式的十万个为什么?从男女的八卦到美国的保姆,一一求证和咨询。马同学的俩儿子玩了一天,累了,睡在沙发上,服务员很不好意思地过来说了一下。我们也就匆匆地结束了聚会。魏同学将马同学一家送回家。周同学说自己的驾照十二分都扣光了。这年头,会开车的多,交罚款扣分的也多。俺们连驾照都没有的人,好象成了稀有物种。

    马同学飘洋过海的,两年回一趟家。我们同在一个小城里的,也只是两年聚一回,而且是借着她回来的由头。有时,距离真的不是问题。

    本来还拿出相机拍了几张照片,在座有公务员的同学马上挡住了自己的脸,不行的哟。我也就收起了相机。马同学说你们单位是公共事务性质的,你也是公务员吧。哈。我说哪能呀。我要是公务员,就不随便拍照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