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饮食:麻糍,榨面,菜干饼

(2011-02-10 22:27:21)
标签:

杂谈

    中午一个人捧了一盘糟肉炒麻糍看中央四套,推介台湾旅游,有一叫麻薯的小吃。真是乡情扑面,就象是本地麻糍的隔壁邻居,乡里乡亲。为了书面大众化一点,一直年糕年糕的,总觉得没什么特别的乡土味道,一说炒麻糍,舌尖就感觉有香味滋滋地冒,好象猪油在锅底里四面乱溅。 

    看本地报纸,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朝着我笑。这个人不就是越秀路上卖菜干饼的金华佬,居然上了报。原来是外地人在本地创业的平常百姓的代表。以前不管肚子饱不饱都要找借口买菜干饼吃。好久没有吃菜干饼了,菜干饼也有了乡愁的味道。乡愁无处不在,就算是一个人呆着家里,也逃不掉。

    晚上继续一个人边吃榨面边看电视。女儿不在家,做妈的也自由。电影频道播放着港片《证人》。吃完榨面,依旧盯着看,一直看完。压抑而动荡的画面快近结束时,突然有悠扬的电吉它响起,好象太阳光突然从云层里钻出来,一下子照亮了这个无路可走的世界。看了一个多小时的电影,然后花了一个多小时搜索这音乐,有试听却无法下载,然后就一直试听着,灵魂出窍。

    萱爸上好夜班回来,问他要不要吃点夜宵,想吃的话我来烧,顺便自己也吃点。他说你晚上吃什么,我说榨面。那就榨面。青菜大葱胡萝卜糟鸭肉,huo头多多。同样一碗榨面,我的晚餐做法是蕃茄炒蛋加糟猪肉做huo头。记得有一个人说过,同一个字要在一篇书法里出现好几回的话,不能以同样的面目出现,一定要有细小的区别。要是再点上两碗榨面,本地的经典做法笋子菜榨面,豆腐皮榨面都可以上。相比之下,一个字要在同一种体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来,真的是很困难,当然对书法家来说也是小菜一碟而已。

    跟萱爸汇报那个卖菜干饼的上了报纸,报上说他在本地呆了十五个年头了。应该差不多,我当年买他的菜干饼还是用粮票买的,他卖到哪我跟着吃到哪,他已经换了四五个地方,现在有了自己的店铺,女儿都在上城北小学了。天,真的有点历史了。赞一下报纸的功德。这是值得记录的活生生的民间档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阅读:回归
后一篇:淘宝:物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