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签,不是封面
2006年10月29日
在机场遇见神了
阅读,无处不在。
在床上,在厕上,在机场。
我的阅读基本在床上。我家的LG先生不是在网上就是在厕上,在网上看他的长篇军事题材小说,在厕上看他的一大叠报纸。他的不良习惯影响之巨大,让他七岁的女儿也有样学样,坐在某一天的抽水马桶上大声嚷嚷:妈妈,给我拿本书来。
机场对那些成功人士来说,就象走姥姥家一样熟悉亲切,如刘若英、伊能静这样的明星才女,机场就是她们忙里偷闲灵感汹涌的创作基地。对我这样很少出门的人来说,机场只是一块跳板,蜻蜓点水似地稍作停留就奔向我要去的地方。我匆匆忙忙,我慌慌乱乱,从来想不到带本书,以为根本没有阅读的可能。
2006年的10月29日却是个例外。中午12点26分,我们乘座的飞机在广州白云机场降落,等候晚上11点20分的午夜飞机将我们带到目的地桂林。将近一天的时间交给我们任意打发,我们的出行安排总是这样奢侈得可耻。四天的行程,一天交给了飞机,两天给了高速公路,给风景只有一天的时间。对于免费的午餐,我们也没有权利说三道四,自在地享用就是最好的选择。
面对这巨大的空白,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在机场里找个网吧。机场里什么都有,却没有网吧。机场真是大,偌大的地盘却找不到网吧。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在这个网络横行的时代。
幸好还有书店。在来去匆匆的机场里,书店是放慢速度的唯一存在。书店里有哈利波特,有实用性很强的美食菜谱,也有大批量的企业家管理丛书,那些消闲的书却很少见。就在那很少见里,我发现了连岳的《神了》。机场里卖的东西价格都高出外面好多,除了书。我感觉自己捡了个大便宜,连岳应该不会生气。
从《南方周末》到《上海壹周》,经常会看到连岳的专栏文章。有一阵子有关解答心灵问题的哲理文章很是流行,连岳索性将自己的专栏命名为“我是鸡汤”。看看还是蛮有趣味的,以无厘头的言语,解构哲理的高度,化解人生的复杂。说起来很惭愧,虽是科班出身,大部头的名著没看过几部,那高深莫测的面孔让我望而却步。而连岳放低了行文的身段,在尘土里开出一朵清洁的荷花来,让人顿时神清气爽。从此我逢人就推销连氏“鸡汤”,排毒养颜有一套。
《神了》是连岳的阅读笔记,是对圣经《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的解读。说到圣经,于我并不陌生,因着爷爷奶奶和母亲的关系,很小就上过教堂,接受过基督教的启蒙。稍长就以为这也是迷信的一种,在反叛的年纪里很是不屑。上了大学,母亲特地给了一本袖珍型的《圣经》,说一个人出门在外,谁都靠不到,只有上帝随时与你同在。没事时也翻翻,发现里面的话语确实很有哲理,象纪伯伦的《先知》。作为一个宗教的教课本,无言乱语一通,毕竟说不过去。
现在好象挺流行重兴国学,有人就在新浪博客上开讲《论语》。连岳的好就在于他永远跟上潮流,在潮流中永远有他自己的一套。他的《神了》就是重读经典的一种,不过他是读西方的经典,说我们自己的生活,既与国际接轨,又贯通中西。看他的书,一举两得,既接受了许多新知识,又解决了我们脑子里的一些困惑。
千里马遇伯乐难,英才遇明主难,读书人遇上一本好书也难。也许上帝安排我们在广州转机,就是为了让我与连岳的《神了》相遇。
书缘,妙不可言。
PS:鼠标本想点击“新浪博客”,却点在了“MSN空间”上,然后看见连岳的“第八大洲”,神了。http://rosu.spaces.live.com/
加载中,请稍候......